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运输 第6讲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学案 苏教版 - 图文
图2-6-8
(1)请写出a~g各部分名称,并写出推断理由。
(2)图中e和f在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它们的膜面积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分析
图2-6-9
流程图解读:
(1)细胞核(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 (2)核糖体:通过翻译将氨基酸合成为多肽。 (3)内质网:对多肽进行初步加工(如盘曲、折叠、糖基化等),形成较成熟的蛋白质,再以囊泡的方式运送至高尔基体。
(4)高尔基体:将较成熟的蛋白质再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并以囊泡的方式运输到细胞膜。高尔基体为转化的“枢纽”。
(5)细胞膜:胞吐作用,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成为分泌蛋白。 (6)线粒体:为各项过程提供能量。
(7)运输的方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追踪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2.蛋白质分泌相关图示解读
图2-6-10
(1)由图甲可以看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如下: 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2)图乙表示放射性在不同结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据图可判断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
(3)图丙和图丁分别以直方图和曲线图形式表示在分泌蛋白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相对增大的现象。
角度1 考查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1.[2017·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内膜的面积大于外膜 B.内质网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C.细胞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可进行能量转换
2.细胞的各种膜性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易错提醒 有关生物膜系统的3个注意点
(1)判断某种膜是否属于生物膜主要看两点:一是是否属于细胞的膜,二是主要成分是否是脂质与蛋白质。
(2)真核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没有,原核生物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
(3)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体现了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的细胞器,也体现了内质网的运输作用。
角度2 以图解形式考查囊泡分泌物的分泌过程
3.如图2-6-11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囊泡甲、乙均是具膜小泡。下列与图示信息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图2-6-11
A.溶酶体、囊泡均起源于高尔基体
B.囊泡甲与囊泡乙膜的主要成分不同 C.囊泡乙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D.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细胞膜
4.如图2-6-12中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图2-6-12
A.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甲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0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图甲、图乙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归纳总结 常考的“囊泡”相关问题整合 (1)以“囊泡”形式运输(胞吐)的物质举例
①
②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 (2)囊泡的来源及去向举例
①胞吐:内质网可产生囊泡运往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一方面可接受内质网发来的囊泡,另一方面可向细胞膜发送囊泡。
②胞吞:细胞膜可向细胞内发送囊泡。 (3)囊泡形成原理
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囊泡运输需消耗能量。
注意:切不可认为以囊泡包裹形式运送的物质只有蛋白质(也可包括神经递质等)。
??点三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2)线粒体呈无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用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1)观察叶绿体 制作藓类叶
片临时装片
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叶片细胞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2)观察线粒体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临时装片
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3.注意事项
(1)观察叶绿体,最好选用细胞内叶绿体数量较少、体积较大、叶片薄的植物细胞。如选择苔藓或黑藻叶片,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单层细胞的部位。
(2)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作实验材料的原因:靠近叶下表皮的是栅栏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叶片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3)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4)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对线粒体染色的活体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观察线粒体要选择无色的细胞,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5)观察线粒体时,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显微观察造成干扰。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 )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 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2.下列有关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清晰可见 B.观察叶绿体时,应保证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保持有水状态 C.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叶绿体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年真题明考向
1.[2016·全国卷Ⅰ]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