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工作简报(第十一期)[1]
模式构建上,确定了两条路径。 (一)传统课堂的优化 基本程序: 1、课前
处理好两个要素:
(1)有导学工具引导的有效预习。 (2)加强集体备课。 2、课中
处理好两个要素:
(1)设计明确、具体、可检测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
(2)设计最优化的教学路径。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硬性规定在15+30(教师讲授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学习活动不得少于30分钟)。打破教师包讲包灌的局面。
3、课后
处理好两个要素: (1)有效的巩固练习。
(2)建立本校自己的题库,精选优用。 (二)积极建模、用模,建设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教学模式以合作学习为平台,它具有三个特点,即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以学案为载体;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它的基本流程是: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达标检测 这是培养学生提问、合作探究、有效表达能力的最要途径。
9
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在模式构建过程中,学校要针对学情调查得到的结果,找准本校改善课堂教学的突破口,积极大胆的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课堂教学改革的最近改革区原则,实施本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四、关于开展学情调查的建议。
开展学情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摸清楚本校学生学习情况、教
师教学情况、学校管理情况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从而找到改变学校教学的现状的策略,达到课堂教学改善的目标。根据上海方略专家李海林的培训内容,结合我市学校实际情况,分为两份
表,以教师学生背靠背调查的形式同时进行。市项目办拟定一个基本的框架,以供各校和本地专家参考。开展学情调查的基本步骤:
(一)制作问卷调查表。学校与指导专家共同研究,在市项目办提供的问卷调查基础上,根据学段、学情增补或删除不适合的内容,形成本校的问卷问题设置。
(二)发放问卷调查表。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加问卷调查,要求全校师生以无记名的方式,真实回答问卷提问。
(三)组织人员,对问卷作统计,并归类问题。将问题的回答情况以百分比的形式,统计到每一个小题。(直接将统计结果
10
标注在问卷表上)
(四)邀请本校的指导专家,研讨分析问卷结果。分析、归类问题。
(五)召开全校教师大会,邀请本校的指导专家参会。教学副校长宣布调查结果;教师代表2—3人发言;校长作课改动员。
五、本期任务统一、集中,学期末的物化成果是《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案》第二稿。为了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四个片区的项目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在参加集中培训、入校指导、名校访学等活动结束后,市项目办将把培训资源(课件、培训现场实录等资料)上传至群共享和昭通市教育网“学校内涵发展”网页内,请各校充分利用好,并建立本校的资源库,做好二级培训。促进全校教师的整体提升。
主 办:昭通市教育局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办 主 编:杨昌华、张佐才 责 编:郑居华、粟 蓉 日 期:2014年3月18日 报 送:昭通市教育局
发 送:方略集团、各县区项目办、项目学校、本地专家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