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选修《〈论语〉选读》中的所有成语
高二选修《〈论语〉选读》中的所有成语
新高考新国学 2009-12-14 1313 5cc149a20100gc6r
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论语》中有很多的成语、熟语,这是极其重要的内容,需要好好落实。据粗略统计,高二选修《〈论语〉选读》中总共有62个。建议作分散处理,让学生每天或每周抄写、解释,这样掌握起来难度不大。按课文顺序分列如下
众星拱月、既来之 则安之、分崩离析、大动干戈、祸起萧墙/ 克己复礼、犯上作乱、是可忍 熟不可忍、名正言顺/ 待价而沽、愚不可及/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欲洁其身而乱大伦、知其不可而为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杀身成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患得患失、乐在其中、富贵于我如浮云、乐以忘忧、老之将至、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任重道远/ 中途而废、逝者如斯、后生可畏、饱食无用、言过其实/ 言不达意、以德报怨、以言废人、以文会友/ 巧言令色/ 文武之道、温良俭让/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举一反三、如切如磋、以退为进、各得其所/ 高山仰止、不知所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升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循循善诱、欲罢不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为贵/ 人言可畏、敬而远之、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选读成语汇编 一、 为政以德
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
②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④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 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⑤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
二 三 克己复礼 待贾而沽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礼崩乐坏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反义词“名正言顺” 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待贾而沽等待好的买主卖出去。旧比喻等待合适的机会出仕做官,现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
遇、条件才肯答应出来任职或做事。
磨而不磷坚硬之物,磨而不能使之薄。比喻不因外力而有所改变。 涅而不缁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比喻内质秀美的人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匏瓜空悬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能为世所用。
愚不可及本指国君无道时假装愚笨的本领常人不能及,现多指极其愚蠢。 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做事。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顽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五 仁者爱人
能近取譬能够就近拿自己比方别人。意思是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六君子之风
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坏事都做绝了。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已,停止。 七求诸己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年轻人是可敬可畏的。形容年轻人能超过前辈。 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八 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周团结、亲密。比互相勾结。关系密切、团结但不互相勾结。
言不及义义义理,指事情的道理。谓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 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喜欢卖弄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直谅多闻直正直,谅终信。谓正直诚信,博学广识。 以德报怨用恩惠去报答怨恨。 以德报德德恩惠。拿恩惠酬答恩惠。
以直报怨直正直、公平。用公平正直来回报怨恨。
以人废言因发言人的地位低下等原因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 观过知仁谓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瞭解他的爲人。
九出其气远鄙倍
求仁得仁追求仁德就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令色,讨好的表情。 十 学以致其道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文武之道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结合。 十一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有教无类类,种类。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诗礼之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