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灾后重建规划(修编)(2008-2020) - 图文

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灾后重建规划(修编)(2008-2020)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9:51:58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2 第二章 规划定位与规模 ........................................ 3 第三章 乡域村镇体系规划 ...................................... 4 第四章 乡域道路交通规划 ...................................... 8 第五章 乡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9 第六章 乡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12 第七章 乡域产业布局规划 ..................................... 13 第八章 乡域综合防灾规划 ..................................... 15 第九章 乡域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 16 第十章 乡域空间管制规划 ..................................... 17 第十一章 场镇规划选址和定位 ................................. 17 第十二章 场镇规模 ........................................... 18 第十三章 场镇规划用地布局 ................................... 18 第十四章 场镇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 21 第十五章 场镇道路交通规划 ................................... 23 第十六章 场镇生态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24 第十七章 场镇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24 第十八章 场镇综合防灾规划 ................................... 26 第十九章 场镇近期建设规划 ................................... 28 第二十章 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 30 第二十一章 附 则 ............................................ 30

文 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背景

为指导陈家坝乡三年恢复重建,满足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的需要,适当兼顾陈家坝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国务院第526号令) ■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等三个乡原地异址重建选址的批复》(川府函【2008】319号)

■ 《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2008-2010) ■ 《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规划》(2008-2010)

■ 《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实施方案》(2008-2010) ■ 《北川县“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10) ■ 《北川县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农村建设规划》(2008-2010)

第三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5年,为期7年 远期:20016-2020年,为期5年

第四条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等要求。规划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分步骤分时序,优先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优先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优先恢复农业生产和商贸服务,优化区域城镇和格局,为陈家坝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条 规划目标

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城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人有保障,灾区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

——设施有提高,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功能全面恢复,保障能力达到灾前水平。 ——经济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科学发展能力增强。

——生态有改善,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环境质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第六条 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尊重自然,科学布局。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安全第一,保证质量。 ——厉行节约,保护耕地。 ——传承文化,保护生态。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第七条 规划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规定。凡在乡域内进行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 规划范围内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及进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均应以规划为依据进行。 第九条

本规划经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对本规划的任何调整需经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备案,解释权归北川羌族自治县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

第二章 规划定位与规模

第十条 规划定位

陈家坝乡是北川县南北经济发展主轴线“擂鼓—曲山—陈家坝—桂溪”上的重要节点,以发展特色农业和商贸服务业为主,适度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的特色山区小城镇。

第十一条 规划规模

预测乡域总人口

2015年乡域总人口:12429人。 2020年乡域总人口:12585人。

预测三年重建期内城镇人口为2500人,其中包含1500余名住宿中小学生;五年提高发期内城镇人口为3000人,其中包含1500余名住宿中小学生。

第三章 乡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十二条 乡域城镇化发展策略

依托场镇、培育支点、轴线串接、向心集中。

依托场镇:借助场镇重建的机遇,强化场镇在全乡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和商业服务的中心地位,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全乡发展的依托。

培育支点:结合灾后村民安置,着力培育老场村和红岩村这两个中心村,使之成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次中心。

轴线串接:结合乡域内的人口布局,以105省道为发展轴线,南北串接场镇和中心村,形成互动互利的经济发展带。

向心集中:由于105省道西侧约14个村庄处在地震断裂带上,规划结合灾后村庄人口安置,建议逐步向105省道周边、远离地震断裂带的村庄向心集中发展。

第十三条 村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

空间结构为:一心、一轴、两点、三片。 一心;场镇。

一轴:105省道城镇发展轴:西河——老场——场镇——红岩——金鼓 两点:两个中心村:老场村和红岩村。

三片:三片生态保护轴线,沿杨家沟、青林沟和毛狮子沟等三条乡域内河流周边形成的生态保育片区。

第十四条 村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

乡域村镇体系分为三个级别:即场镇-----中心村-----基层村。 一级:场镇,原地异址恢复重建,选址在双堰一二社。

二级:中心村,从实际出发,规划设置两个,即老场村和红岩村。 三级:基层村,其余的14个村庄。

等级 村庄 数量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2 第二章 规划定位与规模 ........................................ 3 第三章 乡域村镇体系规划 ...................................... 4 第四章 乡域道路交通规划 ...................................... 8 第五章 乡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9 第六章 乡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12 第七章 乡域产业布局规划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