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届中考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复习:功(26页,含答案、解析)
27.【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2h,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指把重物提升所做的功,即W有用=Gh;使用滑轮组做的总功是人的拉力所做的功,即W总=Fs;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据此求解. 题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绳子末端移动距离s=2h=2×0.1m=0.2m.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2N×0.1m=0.2J;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1.2N×0.2m=0.24J. 该机械的效率: η=
×100%=
×100%≈83.3%
考点:功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有二:一是n的确定(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二是有用功和总功的区分(根据我们的目的分析). 28.【解析】 试题分析:①从题可知,使用的是动滑轮,则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又知道沙袋上升的高度,可利用公式S=2h计算出拉力移动的距离,即绳端向上移动的距离. ②知道沙袋的重力和沙袋上升的高度,可利用公式W有用=Gh计算出拉力提升沙袋所做的有用功;又知道拉力的大小和拉力移动的距离,可利用公式W总=Fs计算出拉力对沙袋做的总功;最后利用公式η=
×100%计算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①∵使用的是动滑轮,则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而h=9m,
∴绳端向上移动的距离为:S=2h=2×9m=18m, ②∵G=90N,h=9m, ∴拉力提升沙袋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90N×9m=810J, 又∵s=18m,F=60N, ∴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60N×18m=108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100%=
×100%=75%.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本题的关键是n的确定(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从而求出拉力F移动的距离s=2h 29.【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推力和枪管长度,根据W=FS计算推力做功; (2)又知时间,根据P=计算功率. (1)∵W=FS ∴推力做功: W=FS=500N×1.2m=600J; (2)∵P= ∴做功的功率:
P==6000W
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功及功率的计算,根据题意要求选择公式,从而计算出所要求的物理量,属于比较简单的计算题.
30.【解析】由于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故拉力F=
=100N;根据功的原
理,拉力所做的功就是重物上升克服重力的功,即W=Gh=200N×2m=400J;也可以用拉力与拉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来计算,二者是相等的。 考点:动滑轮的特点,功的简单计算。
31.(1) 内,机械 (2)小于,电池提供的额定功率只有30KW(3)2.3×108,2000 5×107 32.(1)1、4 或2、5或3、6
(2)做功相同时,电动机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
(3)a 当电动机做的功和做功用的时间的比值相同时,做功快慢相同。 b 当电动机做的功和做功用的时间的比值越大时,做功越快。
33.(1)匀速 (2)66.7% (3)动滑轮有重力 (4) 摩擦,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方向 34.(1)4800J(2)80% (3)50W 35.
36.【解析】
试题分析:水泵抽水是克服水的重力做功,水的质量利用m=ρV计算。 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1800m2×0.1m=1.8×105kg 功:W=Fs=Gh=mgh=1.8×105kg×10N/kg×2m=3.6×106J 由
可得,
考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37.【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拉力的功率和做功时间,利用公式W=Pt得到拉力做的功;
(2)由图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2,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绳子拉下的长度;已知拉力做的功和绳子拉下的长度,利用公式F=得到拉力的大小;
(3)已知物重和上升高度,可以得到有用功;已知有用功和拉力做的功,利用公式η=
×100%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拉力做的功为W总=Pt=1250W×40s=5×104J;
(2)绳子拉下的长度为s=2h=2×10m=20m, ∵W=Fs, ∴拉力为F=
=
=2500N;
(3)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000N×10m=4×10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100%=
×100%=80%
考点:功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会正确判定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清楚绳子拉下的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对应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8.【解析】(1)已知质量 m=20kg ,体积v=8×103m3 物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
可计算
处密度
(2)观察装置图可以发现机械装置为定滑轮,不省力不费距离只是改变力的方向,所以当物体上升3m时,拉力所拉的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离是3m,有知道拉力F=250N。 那么人做的功 (3)在重物上升3m的过程中,人工做功750J,而有用功仅限于克服重力做功,
所以机械效率
本题属于比较容易的习题,要求大家细心认真即可
39.
40.【解析】
试题分析:(1)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等于2000N,W=Fs=2000N×1000m=2×106 J
(2)行驶l km耗油量是50g。高淳到南京距离100km使用汽油5kg,Q=mq=5kg×4.6×107/kg=2.3×108 J。 考点:功,二力平衡,热值 41.【解析】
试题分析:在此题中先根据公式V=S/t计算出小汽车的速度,再利用P=FV计算发动机的功率;根据发动机的牵引力1000N和小汽车匀速行驶路程144km,计算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的功。应用公式W汽=mq计算汽车行驶时消耗汽油产生的能量,最后计算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1)小汽车的速度是V=\ 发动机的功率是P=FV=20m/s×1000N=2×104W;
(2)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的功W=FS=1000N×144km=1.44×108J, (3)汽车行驶时消耗汽油产生的能量是W汽=mq=9kg×4.6×107J/kg=4.14×108J,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n=W/W汽=1.44×108J/4.14×108J=35% 考点:机械能的计算 42.【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在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等于克服阻力做力,功率的大小可以由功率的计算公式变形得到
,速度90km/h要换算成25m/s,牵引力的大小等于汽车受到的
阻力。用P=Fv可解释实际中汽车上坡为什么要减速,在发动机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减速可以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 功:W=Fs=fs=1600N×1.8×103m=2.88×106J 功率:
考点:功率的计算
43.【解析】
试题分析:滑轮组中人的拉力做的功是总功,克服物重做是有用功,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是额外功。此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拉力移动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本题要注意拉力移动距离。在不计摩擦时,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提升不同物体时,动滑轮重力不变。
人的拉力做功:W=Fs=600N×0.5m×2=600J 机械效率:
由得G动=2F—G物=2×600N—900N=300N
拉力: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44.【解析】
试题分析:(1)W有=Gh=90N×0.1m=9J. (2)η=W有/W总=Gh/Fs=9J/(50N×0.3m)=60%。
(3)减小有用功,有用功在总功的比率变小机械效率变小。 考点:机械效率 45.【解析】
试题分析:(1)新型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新型公交车的总重力;受力面积是四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根据压强公式p=可求出新型公交车对地面的压强;
(2)因为新型公交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所以新型公交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特点可知阻力的大小. 根据功的定义可知:牵引力做的功就等于牵引力与车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就是在所用的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1)G=mg=4×103kg×10N/kg=4×104N 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4×104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1000Pa;
(2)F阻=0.5G=0.5×4×104N=2×104N 车匀速行驶,牵引力F牵=F阻=2×104N 牵引力做功:W=F牵s=2×104N×1200m=2.4×107J t=2min=120s 功率:P=
=2×105W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功、功率的计算,平衡力的应用;计算时一定注意格式、单位统一 46.【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公式p=计算轿车对地面的压强,其中F=G=m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