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届中考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复习:功(26页,含答案、解析)

2014届中考物理二轮精品专题复习:功(26页,含答案、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8:04:37

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符合题意.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移动的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力做功,不符合题意.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依靠的是小球的惯性,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没有力的作用,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1.【解析】

试题分析:(1)由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可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没有相对运动或相随运动趋势时不受摩擦力;

(2)图象是倾斜线,说明速度在变化,即运动状态在变,物体受到了非平衡力;

(3)根据图象找出4~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和运动的速度,根据W=Fs=Fvt求出拉力做的功.

A、由乙、丙图象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0、速度为0,没有相对运动或相随运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

B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不等于摩擦力,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BC不正确; D、在4~6s内拉力为F=2N,速度为v=4m/s,拉力对物体做的功W=Fs=Fvt=2N×4m/s×2s=16J,故D正确.

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及力的合成的应用,要求能熟练读图,并能结合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2)v﹣t图象、F﹣t图象相结合,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 12.【解析】

试题分析:(1)判定是否做功,就看其是否同时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根据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看其是否同时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从而可以确定其正误.

A、起重机吊起大象,起重机给大象一个力,大象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同时具备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做了功.故A不合题意;

B、车在拉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同时具备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拉力对车做了功.故B不合题意;

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在重力的作用下,人通过了一定的距离,同时具备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做了功.故C不合题意.

D、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虽然此时运动员对杠铃有一个支持力的作用,但此时杠铃不再运动,有力但没有距离,不同时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符合题意.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不做功的情况一般有以下三种:①有力无距离,如D选择项以及搬而未动,举而未起;②有距离无力,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③有力也有距离,但距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如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运动.

13.【解析】在该装置中,有用的功就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有用功的功率为fv,故A是正确的;拉力的功率就是用拉力F与拉力运动的速度的乘积,而物体的速度为v,由图可知,动滑轮被三股绳子拉着,故拉力的速度为3v,故拉力的功率是F×3v=3Fv,B也是正确的;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

,故C不对;额外功W额=W总-W有=F×3s

-f×s=(3F-f)s,故D也是正确的。

考点:功、功率及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 14.【解析】A中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站立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500cm2=0.05m2左右,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104Pa.故A不对;B中一个物理课本的质量不可

能是1kg,因为1kg=2斤,太重了,故B不对;C中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走到三楼时上升的高度大约6m,所以从一楼走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500N×6m=3000J故C是正确的;D中教室内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0.18A,故

D也是不对的。

考点:对物理量的估计。

15.【解析】做功的两个条件是对物体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A中人对杠铃虽然有力,但没移动距离,故没做功;B、C、D都对物体施加了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它们对物体都没做功。 考点:做功的两个条件。

16.【解析】该题的情景是他们提着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匀速行走,他们对地面有摩擦力,摩擦力使人前进,故他们做了功;但由于他们对水桶的提力的方向上竖直向上的,水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沿竖直方向移动距离,故他们的提力没做功,水桶的重力也没做功,桶底对水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也没做功,故只有小明与小雯做功了。 17.【解析】

试题分析:(1)由动滑轮的使用特点和上升高度可求出绳子所移动的距离,所以做的有用功由W有=Gh求得;

(2)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由动滑轮及物体匀速上升,则由公式F=(G+G动)可求动滑轮的重力;

(3)拉力做的总功由W总=Fs=F2h求得;

(4)利用机械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A、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120N×1m=120J;故A错误; B、动滑轮的重力:G动=2F﹣G=2×80N﹣120N=40N;故B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W总=Fs=F2h=80N×2×1m=160J;故C错误;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75%;故D正确.

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本题为机械效率的题目,要准确的找到有用功和额外功,求出总功,再计算机械效率

18.【解析】

试题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过程中,靠惯性运动,球脱离了脚,脚没有给球施加力,对球不做功,故D正确,A、B、C都错.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抓住“球离脚后,脚、球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是本题的关键. 19.【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这个同学的体重一定,每层楼的高度不变,根据公式W=Gh可求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从一楼升到四楼时所用的时间多,但做功也多,根据公式P=分析比较. 体重不变,每层楼的高度不变,若从一楼升到二楼时上升的高度为h,则从一楼升到四楼时上升的高度为3h,根据公式W=Gh可知:从一楼升到四楼时,电梯对王华做功多; 因为坐电梯上楼是匀速行驶的,设速度为v,则从一楼升到二楼时功率为P1=

=

=Gv,

从一楼升到四楼时功率为P2===Gv,所以二种情况电梯对王华做功的功率相等.

考点:功的大小比较;功率大小的比较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和功率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体重和坐电梯上楼是匀速行驶的 20.【解析】

试题分析:A、实心球到达最高点时有重力势能,且最大,故机械能不为零.A不正确. B、实心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大,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正确.

C、从最高点到落地点过程中,球在重力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重力做功不为零.C不正确.

D、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小明对球没有了力的作用,所以小明对球不做功.D不正确. 故选B.

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机械能.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能量间的转化. 21.【解析】

试题分析: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位置不改变的是定滑轮,位置发生改变的是动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功的计算是用力的大小与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本题中拉力做功就利用拉力乘以拉力移动距离,因为本题中的滑轮是定滑轮,拉力移动距离与旗帜上升距离相等。 考点:判断滑轮的类型,功的计算 22.【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水平推力大小F=100N和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10m,利用W=Fs计算该过程中工人所做的功,W=Fs=100N×10m=1000J;又知道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v=0.5m/s,利用功率的公式

,可求出水平推力的功率,

考点:功、功率的计算 23.【解析】

试题分析:在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克服物重做的是有用功,人的推力做功为总功,克服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是额外功。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利用

进行计算。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不等于人的推力,只有在

水平面上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大小才等于推力。只能根据克服摩擦力做的是额外功来进行计算,由题意可知,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1200J—840J=360J,W额外=\,可以算出摩擦力等于120N。 考点:斜面的机械效率 24.【解析】

试题分析:功的计算公式为W=FS,人举重时在克服杠铃的重力做功,所以W=FS=Gh。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本题中尤其要注意计算时用的是物重而不是杠铃的质量。

考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25.【解析】

试题分析: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计算公式是W=Fs=10-3N×0.1m=10-4J,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体量,P=W/t=10-4J/10s=10-5W. 考点:功和功率 26.【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所示,拉动车使用的是动滑轮,故车被拉动了1m,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2m,利用功的公式W=Fs求出司机所做的功,再利用P=求出司机做功的功率; (2)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摩擦力做功(有用功),再利用W=fs求摩擦力大小.

(1)车被拉动了1m,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2m, 司机所做的功: W=Fs=750N×2m=1500J, 司机做功的功率: P==(2)∵η=

=300W; ×100%,

∴W有=ηW总=60%×1500J=900J, ∵W有=fs, ∴f=

=

=900N

考点:功的计算;动滑轮拉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和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利用好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注意有用功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符合题意.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移动的方向和受力方向垂直,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力做功,不符合题意.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依靠的是小球的惯性,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没有力的作用,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1.【解析】 试题分析:(1)由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可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没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