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锚索锚杆框格梁施工方案
锚杆锚索施工方案 备物资装备确定),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
③ 注意事项
a、抢救受伤人员(特别是重伤人员),—定要在现场或附近就地进行,切忌长途护送到医院。 b、克服麻痹思想,把握重点,把机械设备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c、做好善后工作,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抚恤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稳定。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2)高处坠落事故特征及应急处置措施 ①事故特征 a、危险性分析
通过对施工全过程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几率较大,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较严重,列为项目工程的重大危险因素。
b、事故类型
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类型: 脚手架上坠落,悬空高处作业坠落,登高过程中坠落,梯子上作业坠落等。 ②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a、高处作业人员不使用爬梯、未按要求系安全带、安全绳或者使用不当。
b、临边、洞口等坠落高度在2m以上,而无防护栏杆、安全网、挡板或防护不可靠。 c、当发生大风、暴雨、暴雪等恶劣气候时,高处作业人员即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 (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①出现征兆时处置措施
a、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系安全带、安全绳或者使用不当时,也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此时可以当场制止,必要时召开安全会议通报违章行为,按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严禁穿易滑鞋、高跟鞋、拖鞋,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b、临边、洞口等坠落高度在2m以上,而无防护栏杆、安全网、挡板或防护不可靠时,即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应按要求完善上述防护设施。
c、当发生大风、暴雨、暴雪等恶劣气候时,高处作业人员即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对此要加强对气象部门的联系,尽早掌握气象变化情况,提前停止高空作业,撤离人员,必要时加固高耸设备。
d、现场所有洞口、悬空、临边的地方要严格按安全技术要求设置防护栏杆、防护网。 ②事故发生时处置措施
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急救人员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量当场施救,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a、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
- 25 -
锚杆锚索施工方案 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b、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c、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d、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e、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i、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ii、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iii、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f、救助人员要服从指挥,统一行动。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g、及时将抢救进展情况报告应急自救组长。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3)坍塌滑坡事故特征及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土体不稳、地质结构破坏,土层或石层自稳能力差,发生坍塌。坍塌事故一旦发生,人员、机具会被掩埋,造成人员伤亡、机具、财产损失。坍塌事故发生前,地表易出现异常裂纹、较大沉降。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①出现孔壁坍塌征兆时处置措施
若坍塌征兆比较轻微,则直接进行处理,对地表出现裂纹或沉降的地方进行加固等。 若坍塌征兆比较明显,应立即疏散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待人员疏散完成后,由专家组对可能出现坍塌事故的危险区域进行评估。
- 26 -
锚杆锚索施工方案 ②事故发生时处置措施
a、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待坍塌现场地表或山体稳定后,再进行物资设备转移。 b、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③有遇险人员时的处置措施
a、遇险人员要积极自救,同时要想方设法通知救援人员自己所处准确位置,以便得到及时救援;最早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并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b、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c、事故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但决不可盲目救助。救援人员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携带相关救援装备(根据储备物资装备确定),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搜救。
d、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边坡大面坍塌,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e、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f、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工地应配备气体检测仪,通风设备,有供氧的防毒面具,担架,医用氧气瓶等急救设备、用具。
g、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h、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i、对在土方坍塌死亡的人员,由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4)触电伤害事故特征及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①危险性分析
触电事故是施工中常见的事故,也是施工中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程度来看,当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
②事故出现前征兆
- 27 -
锚杆锚索施工方案 施工电源接线混乱,电线有破损。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①出现征兆时处置措施
规范接线,电面线埋入土内,线路接头按规范进行。 ②事故发生时处置措施
a、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i、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闸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ii、用干燥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iii、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iv、 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v、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vi、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得进入断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b、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i、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ii、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iii、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iv、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v、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③有遇险人员时处置措施
a、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和调度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调度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
b、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 2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