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第1章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1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本项目建筑物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2、建筑物内部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化学灭火器材。
3、建筑物电气设计有消防电源,配备应急电源,有自动喷水系统。
4、车间摆放最大限度利于采光设计,使车间能够感受到自然光线。
5、产生粉尘岗位设除尘装置,在设备上部装置除尘罩,排除粉尘,大部分回收。
6、干燥岗位设置排风装置,增大排风量。 7、车间严格禁止烟火,检修时要开动火令。
8、在检修时设备管道内有残留易燃易爆物质时应用氮气置换后方可动火。
9、车间内设有消防设施及安全应急门。
10、车间内有取暖、工人更衣、休息沐浴、水冲厕所、劳保福利设施。
11、工厂设置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监督机构,配有专职安全员,负责全厂安全卫生工作。
7.2.1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安全措施 1.
有爆炸危险的乙类生产部位,如包装设备、粉碎设备,宜设置
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2.
土豆粉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其房屋构件应采用不燃烧体,
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3h,承重墙不低于2.5h,房间隔墙不低于0.5h,楼板不低于1h,吊顶采用难燃烧体时,不低于0.25h。 3.
厂房(仓库)中的房间隔墙,当采用难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
应提高0.25h。 4.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加工车
间与冷库、化学品库房与马铃薯预处理间之间相邻侧厂房较高一面的外墙应设置为防火墙,耐火极限应不小于3h。 5.
新建土豆库通风设施要保证通风量要求,保证二氧化碳的空气
含量不能超过10%。 6.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本项目
在火灾发生时,必须优先保证消防水用量不小于600m3。 7.
干燥、包装工段作为主要泄压面积的窗不应朝向主要道路,车
间内地面应采用不发火花地面。泄压比建议不应小于0.055。 8.
干燥、包装车间的泄压措施应采取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方向,
且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 9.
土豆粉厂房内的房间隔墙不应留有孔洞与其他房间相通。 7.2.2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措施
1)根据《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中5.3.1和5.3.2要求选择粉尘防爆电气类型,本项目的粉碎、包装、筛分、输送、除尘等可能出现粉尘的电气设备建议选择A型电气DIPA20型
或DIPA21型、B型电气DIPB20型或DIPB21型。
2)干燥后的土豆粉的输送建议采用负压风运输送系统,避免粉尘外溢。
3)干燥、包装工段的风机应采用防尘防爆型轴流风机。 4)使用蒸汽的设备应设置高温标志,尤其是干燥、蒸煮设备蒸气温度可达100℃以上。
5)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入户端应将金属外皮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6)根据《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6.2可燃性粉尘环境电气线路和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对本项目中的可能出现粉尘爆炸危险的粉碎、包装、筛分、除尘、输送等环境中的电气线路和设备安装提出以下建议:
电气线路敷设:
① 用于20区、21区和22区场所中的布线类型,可采用穿螺纹的、无缝或有缝钢管中或电缆本身具有防机械损坏,并且防止可燃性粉尘侵入。
② 电缆类型示例参照6.2.1.1.2可选择聚氯乙烯、氯丁橡胶热塑性电缆或类似的整体护套电缆,有铠装或无铠装的无缝铝护套密封电缆等。
③ 电缆系统和附件应尽量安装在免机械损伤、腐蚀无化学影响及热作用的地方。如果不可避免,则应安装在导管内或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为了把机械损坏的危险减少至最小可采用铠装、屏蔽、无缝、铝护套、矿物绝缘金属护套电缆)。 ④ 如果电缆或导管系统受到振动应选择能经受振动而不损坏的结构,注意筛分、输送、粉碎、除尘部位。
⑤ 电缆敷设路线位置应不会因粉尘的通过而导致静电的积聚,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表面的静电积聚。
⑥ 应防止电缆敷设路线的粉尘积聚,应定期清理。当采用线槽、管道、管子或地沟装设电缆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电缆散热不良易燃粉尘。
⑦ 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的结构和固定应不损坏它们所在电气设备的防爆特性,当选用引入装置时,应适合电缆引入装置制造厂的规定的全部电缆尺寸范围。
⑧ 电气设备外壳上不装电缆或导管引入装置时,其通孔堵封件应与设备外壳一起附和有关防爆型式的规定要求。堵封件只能用工具才能拆除。
⑨ 如果附件用于互联电缆和设备(如分线盒),则其外壳型式应适用于所在区域。
⑩ 凡与危险场所无关的电缆应尽可能不通过危险场所;不可避免时,应符合本场所相应防爆要求规定。
? 导管连接处应密封良好,应保证粉尘不能进入导管产生影响和其他损害。 设备安装:
① 设计的装置及安装的设备,应有便于检查、维护修理的通道。
② 干燥包装工段设备的接头、检查门、挡板、泄爆口盖等均应封闭严密,不得向车间泄漏粉料。
③ 工艺和设备上应设有便于取样的装置。有溶剂的设备、容器、管道的最低点处应设有放空阀和通入蒸汽的清洗入口。 ④ 电气设备应采取附加措施,以防止可能遇到的外部(如化学、机械和热应力)。这些附加措施不应削弱设备的正常热扩散也不应削弱外壳提供的防护等级的完整性。安装设备的方法和电缆等引入设备的方法都不应削弱外壳的防护等级。所有不装电缆引入装置都应使用适合的塞子堵封。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