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课程设计-比赛计分器
第4章 系统的安装调试说明
4.1. 软件调试
上电时对系统中进行检测是单片机程序中的一个良好设计。在硬件设计时也应该细细考虑将各个使用到的芯片、接口设计成容易使用软件进行测试的模式。
很多有经验的单片机设计者都会在系统上电时(特别是第一次上电时)进行全面的检测,或者更进一步,将系统的运行状态中分为测试模式和正常运行模式,通过加入测试模式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测,使得系统的批量检测更为方便容易。
另外要注意的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故障显示界面也是颇要费得心思的。比如:系统的外部RAM(数据存储器)是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器件。外部RAM 如果存在问题,程序通常都会成为无法控制。
因此,程序在启动时(至少在第一次上电启动时)一定要对外部RAM 进行检测。
另外,在仿真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单片机硬件仿真器给单片机开发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很容易造成人的依赖性。很多时候,没有仿真器却能促使工程师写出更高质量的程序。在硬件仿真调试之前,下面准备工作将是必要的:
(1)程序编完后,对代码仔细逐行检查。检查代码的错误,建立自己的代码检查表,对经常易错的地方进行检查。检查代码是否符合编程规范。 (2)对各个子程序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用程序测试程序,编制一个调用该子程序的代码,建立要测试子程序的入口条件,再看看它是否按预期输出结果。
(3)如果代码有修改,再次对代码进行检查。
11
4.2. 软硬联调
编程后利用Keil uVision3来进行编译,再生成的HEX文件装入芯片中,采用proteus软件来仿真,检验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实现。仿真成功后,焊接硬件电路,通过ISP下载器将hex文件烧制到单片机。
通电后,LED-1亮,数码管显示“000--000”.。对应的 “S1”键为甲加分按钮,当LED-1亮时,每次按下“S1”键,甲队分数加1;当LED-2亮时,每次按下“S1”键,甲队分数加2;当LED-3亮时,每次按下“S1”键,甲队分数加3;可以通过按“S5”键来实现LED-1,LED-2,LED-3之间的切换。对应的“S2”键为甲队减分键,当LED-1亮时,每次按下“S2”键,甲队分数减1;当LED-2亮时,每次按下“S2”键,甲队分数减2;当LED-3亮时,每次按下“S2”键,甲队分数减3;“S3”键为乙加分键,“S4”键为乙队减分键,其实现功能与甲队一样。对应的“S6”键为清零按钮,按下可以实现复位。数码管显示甲乙队当前分数,复位后,数码管显示“000--000”。
12
第5章 总结
做了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和感想。
我们的课程设计是比赛计分器。设计可以在实验室里做,也可以在寝室里做,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寝室里做的。
比赛计分器设计,这个内容没有现成的程序和设计图,需要我们真正亲手去编。这两周的实习真的有点难度,程序里面的好多内容不懂,自我感觉是单片机我们所学的内容还不足以编出这个程序,但是只好硬着头皮去看去理解。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充满了乐趣,当看懂了程序的一些语句,画出了要求的设计图,那我喜悦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从知识上还是其他的各个方面。上课的时候的学习从来没有真正的用单片机,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枯燥乏味。但在实习中使用了单片机及其系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单片机知识的理解和水平。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又让我体会到了合作与团结的力量,当遇到不会或是设计不出来的地方,我们就会在组里讨论或者是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在现在的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团结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团结会有更多的理念、更多的思维、更多的情感。
单片机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老师和一些工作的朋友都曾说过,如果学好一门单片机,就凭这个技术这门手艺找一个好工作也不成问题。尽管我们在课堂学到的内容很有限,但在以后的学习中单片机还需要好好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学好了单片机也就多了一项生存的本钱。最后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精心指导和帮助,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
13
第6章 参考文献
[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许立梓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刘乐善编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3]、《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试验教程》邹逢兴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16位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其应用》周佩玲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0
[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吴秀清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邓亚平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7]、《单片机原理及及应用》王迎旭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8]、《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 周航慈 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2
[9]、《单片机实用技术问答》 谢宜仁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