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精编 - 图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精编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1 0:01:47

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阅读】课本P11~13,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姓名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 班级____ 日期____ 探究活动(或实验)名称 探究活动(或实验)目的 用品(如仪器、药品等) 探究步骤 点燃前: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1-10,1-11实验 熄灭时:观察有什么现象?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结论 问题和建议 【交流与思考】

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2.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 3.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

【展示提升】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1)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____层,____最亮,____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____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____温度最高,____温度最低。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_和______。

4.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中考直通车】

6.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填序号)。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

7.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拓展延伸】

8.实验探究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整齐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____,假设_____不成立。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因为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 【作业布置】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研究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得出结论。

2.初步学会使用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前预习】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 ,白色浑浊越多,说明____________ 。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是利用了该气体_________或_________的性质。

3.怎样收集一瓶空气?怎样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收集呼出气体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在家中找一些替代品(如吸管、瓶子、盆子等),多习几次收集呼出的气体,直到操作熟练为止。你在练习过程中观察到当瓶中集满气体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5.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生物课上所学的知识猜测一下,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探究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阅读】课本P14~16。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 3.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并完成下表。 探究内容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4.实验反思:(1)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什么? (2)比较含水蒸气多少的实验是否合理,你还有其它的实验设计吗?

【展示提升】

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

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

1.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 ) ① 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② 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 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④③②①

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4.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①空气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④氧气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中考直通车】

5.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6.下面是某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份报告。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瓶内充满气体 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石灰水在空气中___________ 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和一个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 各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________ 将然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取两玻璃片,对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 木条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_________ 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__ 呼气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7.某化工厂周围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我们要对周围的空气进行检测时。 首先就要取用空气样品。请你想一想,你有哪些简单的取样的方法?

8.用右图所示装置,能否探究得出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如果能,瓶内应该装何种化学试剂?试剂装进后,又该怎样操作呢? 【作业布置】

1.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

常用仪器介绍 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阅读】课本P11~13,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姓名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 班级____ 日期____ 探究活动(或实验)名称 探究活动(或实验)目的 用品(如仪器、药品等) 探究步骤 点燃前: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1-10,1-11实验 熄灭时:观察有什么现象?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结论 问题和建议 【交流与思考】 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2.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 3.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 【展示提升】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1)关注_____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