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1课《会游的玩具》说课要点
第21课 《会游的玩具》说课要点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 辛瑾
一、学生经验
每个学生从小都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玩具,但自己尝试制作却比较少,更何况是用废旧材料制作的会游的玩具,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难点一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的浮力,难点二是如何装饰玩具。学生根据个人喜好个人能力差异,应允许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装饰自己的玩具。
二、相关知识背景
许多回收的废弃物,都潜在着被塑造的条件,等待我们的慧思巧手,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保丽龙餐具、塑料袋有防水、使用方便等特色,但它却无法在自然界中被微生物分解,焚化又会放释出毒气,危害人体,危害自然界真是百害而无一利!还有宝特瓶、铝罐、废纸、废轮胎、旧车、旧衣服都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只要我们稍加巧思创作,都能摇身一变,成为漂亮而精致的童玩或是家饰用品,令人爱不释手,让我们每个人都尽一份里,做资源回收,积少成多,那么,我们的地球村也将会是永远的清新、美丽!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制作一个会游的玩具,依据教材要求,首先学生可以个人喜好及要做的玩具外形特点来挑选需要
的材料。然后在制作中可以运用折、贴、剪、插、捆绑等方法将废旧材料制作成玩具。教师可以将由这几种不同制作方法制作的成品展示给学生看,并与学生一起探究玩具的装饰。并告诉学生可以用剪贴、绘画、撕帖等多种装饰手法来进行美化。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装饰材料及装饰手法进行装饰,
四、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做为造型广场单元的第三课,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像力,在学会制作玩具的同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本课的重点在于学生合理选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件会游的玩具作品。难点是造型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及材料的运用。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知道哪些废旧物品有“会游”的功能,学会用有此功能
的废旧物品创作一件会游的玩具。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部分环节的制作过程,学生掌握玩具制作的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看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知道玩具在我们生活
中的作用,了解会游的玩具的特点,体验玩具的创作乐趣,培养学生大胆创造的意识。
四、教法探析: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发展为
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独立地面对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多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进行思维发散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性学习中去,为学生作业的创造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作为教师还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环境中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意识,展示个性才能。并为其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学生或独立或合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尊重、利用和调动学生的差异,并且积极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发挥个性才能。
五、学法指导:
课的引入部分,教师首先准备一个鱼缸,里面放有许多首先由各种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会游的玩具,然后请学生们进行观察欣赏,并说说这些玩具是有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以这种形式作为课的开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个环节通过欣赏、观察、讨论、交流,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也知道了这节课所要制作的玩具材料就是身边的废旧材料,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接下来的新授环节教师出示一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让学生认识材料。比如:瓶盖、易拉罐、乒乓球、吸管、纸杯、木铅笔、厚纸箱、挂历纸、塑料片、一次性饭盒、纸盒等等。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以上的废旧材料中哪些是“会游的”?为什么?出此之外,还
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废旧材料“会游的”?这里呢,教师就应告诉学生有一些材料因为它在水中有浮力,所以它就会游。反之没有浮力,它就不会游。教师早学生在掌握这一会游的原理后,可以请学生挑选一件废旧材料展示给大家看,并请他们说说自己想做成什么样会游的玩具。在师生反馈交流完以后,教师可以出示几件用不同手法制作的作品,共同探究它们的制作技法。然后教师小结:利用废旧材料在水中的浮力制作会游的玩具;根据玩具自身的特点来挑选需要的材料;制作时可运用折、贴、剪、插、捆绑等方法等制作要点。学生们可以开始尝试作业练习一:选择需要的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作业。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我在学生门提供了大量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或两人合作,或个人独立利用学习小组中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个性作业的创作。真正做到尊重、利用和调动学生的差异,
在尝试用自己选择的材料制作玩具后,为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作品,同时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各种装饰的方法,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各种装饰材料,同时还可以用剪贴、绘画、撕帖等多种装饰手法来进行美化。。这里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各种新颖的材料,以便学生更好地装饰。作为基础型课程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材料来尝试实践和探究创作中学习美术知识技能。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
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运用美术课上的媒材、技能、方法提升为获得成功经历的能力。
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组织让学生分别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水缸和“小河”展示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会游的玩具,学生根据注重玩具的游泳功能评价。教师表扬有创意的作品,树立学生环保的意识。在这里,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这里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了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和学生探讨废旧材料还可以做成哪些物品,比如饮料瓶可以做成花篮、小船、储藏盒:冷饮棍可以做成杯垫、酸奶盒可以做成敲打的小鼓等等,真正地做到变废为宝。 六、教学活动实施脉络:
欣赏观察----感知材料----探究方法----学习装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