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度三界沟煤矿综合防灭火措施
1、在末采阶段及撤架过程中,加强停采线气体、温度监测和自燃危险性预测;
2、末采工作面有自燃发火预兆时,应对采空区进行注氮,将采空区氧气浓度惰化到7%以下,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
3、工作面回采结束进入回撤阶段时,对两道要用土袋垒墙封堵严密,并对表面喷射混凝土砂浆浆,减少采空区漏风,预防自燃。
4、加快工作面撤架速度,减少撤架期间自燃危险。
5、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间,如果采空区遗煤有自燃发火隐患,可降低工作面风量(约为正常风量的一半);
6、如确有自燃危险性时,在危险区域支架间布置钻孔,压注泥浆进行防灭火处理;
7、如确有自燃危险性时,工作面停采设备全部撤出以后,在适当位置建立临时密闭,并留设观测孔和注浆管路,灌浆进行防灭火处理;
8、采取均压措施,减少停采线漏风,防止停采线浮煤自燃; 八、综采工作面发生火灾时的防止火灾范围扩大的处理方案 1、必须在综采工作面的进回风顺槽(辅运顺槽,胶运顺槽及相邻未采面的胶运顺槽)砌筑防火门,其要求如下:
a、位置:开采的综采工作面主设备撤出巷开口里5-10米处 b、规格:双扇行车门,每扇净宽,2200mm;净高,2800mm。 c、相应的技术要求:
20
(1)防火墙位置要求:在保证灭火效果和灭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应使封闭火区的范围尽可能小,防火墙的数量尽可能少,并且有利于快速施工的原则。它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各方面的要求:
①为便于灭火人员修筑防火墙,防火墙不应距离新鲜空气过远,特别是进风侧应距火源尽可能近些,一般不应超过10m,也不要小于5 m,以便留有另修筑防火墙的位置。
②防火墙前后5 m范围内的围岩应稳定,以保证修筑防火墙时操作安全和防火墙质量密不透水。
③运送修筑防火墙材料方便。
④在防火墙和火源之间不应有其他风路,以免火区风流窜入其他工作地点。
(2)构筑防火门的要求
①采煤工作面形成生产和通风系统后,必须按设计选定的防火门(墙)位置构筑好防火门的墙垛,并与采煤工作面同时移交和验收。墙体材料为砖和水泥砂浆砌筑,厚度不得小于500mm,四周与巷壁槽深度不得小于300 mm,墙垛不漏风。
②在预先构筑防火门的墙垛附近,须备有防火门。防火门门框为50mm×50mm×6mm的角钢制作。门骨架为50mm×50mm×6mm的角钢,门板为10 mm厚的铁板。
(3)防火门的开启方向方向:进风侧防火门向外(撤出巷侧)开启,回风侧防火门向里开启(工作面侧)。
21
b、当综放工作面发生火灾,火灾无法控制时,经相关领导批准后,关闭进回风侧防火门,控制火势发展和防止灾害范围扩大。
九 防灭火系统的管理
一、阻化剂喷射系统安装、使用、维修及管理由综采队负责(包括人员、材料及设备),并每月进行一次阻化泵喷射系统运转试验,并作好记录,保证阻化剂防灭火系统正常运行。
二、注浆系统的管理、使用及维修由通风队负责(包括人员、材料及设备),灌浆站须备好黄土以备急用。通风队每月进行一次灌浆系统运转试验,并作好记录,保证灌浆防灭火系统正常运行。
三、注氮系统安装、使用、维修及管理由综采队负责(包括人员、材料及设备),并每月进行一次注氮系统运转试验,并作好记录,保证注氮防灭火系统正常运行。
第二节 防止6-2煤采空区自然发火措施
一、封堵措施
在综采工作面回撤结束后,构筑双墙充填密闭墙,对其采空区进行封闭,即砌筑两个混凝土密闭墙,墙厚500mm,两个密闭墙间隔5米,中间充填黄土,并根据密闭间黄土沉淀情况,及时充填。
二、注氮措施
当已封闭工作面采空区的密闭内CO浓度在100-400ppm时,
22
遗煤氧化进程进入蓄热阶段时,采取注氮防灭火措施防止煤炭自然发火。
将移动注氮机放置在通过风量大于安全风量的巷道内,其注氮管路(内径133mm,工作压力1.5MPa的低压胶管)连接处于高压能点的已采工作面密闭上预留的灌浆注氮管(内径133mm),对其进行连续性注氮,直至经取样化验,具备规程第248条所述条件后,方可停止注氮。 三、采后灌浆
当已封闭的采空区密闭内CO浓度大于400ppm时,能检测出C2H4、且不断上升,采空区氧化进程进入加速氧化阶段时,对双墙充填密闭间和密闭内采空区灌注泥浆防止综采面采空区自然发火。
密闭内注浆时,只需将灌浆支管直接连接到密闭上预留的灌浆注氮管即可。 四、均压措施
合理调整通风系统,使已封闭采空区密闭处于通风网路中低压甚至均压分支上,减小向采空区内的漏风量。 五、二次封闭
对已封闭采空区密闭外废弃巷道,进行二次封闭,增大漏风风阻,减小漏风量。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