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星星变奏曲》导学案
平凉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编制人:张军 审核人: 编号:2015.03 单元章节:第一单元第3课 姓 名: 课型:问题综合解决课 课时:第3课第一、二课时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3 《星星变奏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对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对暗喻句子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和文章主旨。同时,理解暗喻句子的意义。
预 习 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寂寞.( ) 颤.动( ) 覆.盖( ) 冻僵.(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
凝望:
(2)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
地燃烧 寂寞:
(3)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
。 弥足珍贵: (4)诗人在静谧..
的深夜遥望星空 静谧:
3.从朗读的角度看,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预习案组长评价: 第1页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4.在你的课外积累中,还有哪些与“星星”相关的诗句?请写两句。
二、整体感知
朗读这首诗,细细品味,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探 究 案
三、合作探究
1.仔细品味这首朦胧诗,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请谈谈你的体验。
(2)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中“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
2.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创作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那么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请谈谈你的分析。
1 第2页
3.认真地体验这首诗,请从文中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作点赏析。
4.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5.“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训 练 案
四、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题。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刘益善
①夜色中,我们溜出
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千 不行。再数一遍 她却说是九千 我却说是一万
探究案评价: 第3页
②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荧荧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萤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选自《刘益善诗选》)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2.第①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 ”。
3.第②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象,这些诗句是“ ”。
4.这首诗中写“我们争着、吵着”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点明题旨的诗句是哪一句?
5.同学们,你们看到天上的繁星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请把你的想象描述出来。
【我的收获】 2 训练案评价: 第4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