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 - 文本
文本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
“江南绝版水街坊,民族工业启航地”,常州是“东坡遗韵”、“休闲之都”,镇江是“江河交汇,城市山林”、扬州是“淮左名都”,淮安是“运河之都、水利奇观,美食之乡”,宿迁是“生态运河,湿地交响”,徐州是“汉韵辉映”。
设计制作古运河旅游相关出版物。与著名旅游指南出版公司合作,编制旅游自助游手册或信息指南以及专项旅游指南;注重宣传册的质量和艺术感,针对特殊兴趣市场,设计主题宣传册。 (二)环渤海都市圈
推出“绿杨轻拂运河岸,龙舟腾越下江南”、“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游运河真遗憾”等总体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强调古运河休闲、生态的特点,以及不同于北方文化的漕运文化、民俗餐饮文化和江南水乡特色。
重点推销运河遗产观光、滨水休闲度假、美食文化旅游,以及教育科考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与环渤海都市圈主要旅行社、旅游运营商合作,鼓励其宣传、推出古运河主题旅游线路,如“水韵运河”系列线路。
多目的地联合营销和单目的地型营销。针对该地区对除苏州以外的古运河沿线城市感知度较低的问题,可将多个城市串联起来联合营销,如:推出“大运河国家旅游线路”等线路产品;同时开展单目的地型营销,推出苏州姑苏繁华游、无锡江南水街坊游览线、淮安南船北马运河之都游览线、扬州盐商盐运盐文化游览线等线路产品。
启动旅游E-marketing计划,适应游客的资讯需求,并即时更新。 参加客源地主要城市的旅游展销会、推介会,设臵古运河旅游推介专柜。 (三)珠三角都市圈
推出“水韵游龙,运河遗梦——印象?江苏古运河”、“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游运河真遗憾”等总体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强调古运河休闲、生态的特点,以及不同于岭南文化的漕运文化和江南水乡特色。
重点推出运河文化遗产观光、城市风貌观光类旅游产品,以及商务会展旅游、康体健身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与珠三角都市圈的主要旅行社、旅游运营商合作,如广东省的中旅、广之旅和南湖国旅,充分利用他们健全的客源管理和旅游营销体系,宣传促销古运河旅游形象和产品,提高知名度;邀请这些旅游社、旅游运营商的高层来古运河考察,鼓励和支持他们推出古运河主题旅游路线。
主动组织古运河相关旅游企业和单位到珠三角参加广州国际旅游交易会、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和香港国际旅游交易会这三大珠三角旅游交易盛会。
33 文本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
第四十二条 八大细分市场营销
八大细分市场营销对象为:老年人旅游市场、自驾车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市场、文化旅游市场、背包客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市场、商务旅游市场、家庭旅游市场。营销措施详见说明书第九章第五节。
34 文本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
第十一章 古运河水上游览线路规划
第四十三条 水上游览线路现状分析
古运河主干道目前仍承担货物运输功能,沿线八大城市运河及城市内部其他河流航线的通航状况、航道级别各不相同。旅游职能凸显不够,水上游览线路产品雷同,沿线八市运河水上游览线路在运营机制、盈利状况、开发程度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江苏省古运河尚未成为一个整合的旅游产品,多城市串联的水上游览线路尚未完整的推向国际遗产旅游市场。
开发程度:沿线的淮安里运河、常州三河三园工程、苏州夜游环城河、无锡水街坊水上游览、扬州运河夜游等均已开展,而镇江(驳岸很高,目前仍以防洪为主)、徐州(受困于主航道运煤,无法开展)等地则尚未开展水上游览。
盈利状况:苏州还较为盈利,其它城市的游览线路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本。 游览内容:苏州的夜游运河内容较为丰富,唱苏州评弹、饮碧螺春、观赏两岸景色等等,而其他城市的运河游仅为观赏两岸景色,内容单一。且沿线城市运河水上游览都存在通病,即所有城市的运河水上游览都只是单纯的坐船观赏,缺少与岸线景点的互动串联;所有水上游览都是静态式的观赏,缺少娱乐互动。 水上游船:至于游船,则都属于普通的观光船,为同一类型,雷同性太强,可引进水陆两用巴士、水上大型观光游船等。
讲解体系:运河水上线路的讲解体系非常薄弱,尤其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对于运河历史、典故等的讲解是他们了解中国古运河文化内涵重要途径。
第四十四条 规划基本原则与设计手法
因地制宜、凸显差异:沿线八市在岸线景观植被、船上休闲娱乐内容、餐饮小吃、旅游解说系统、游船、码头的建设等层面上,凸显差异,加强地域景观植被、非物质文化的渗透。
水陆集成、水陆串联:加强与岸线景点的互动串联,实践中依据游客的要求随机应变,部门游览线路可在水上,部门游览线路可在陆上。
35 文本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
第四十五条 游船、码头设计
(一)游船设计
依据沿线八市历史文化,古运河沿线航道、航行情况及其与长江、洪泽湖、太湖、骆马湖、微山湖的关联互动,具体设计以下不同形式游船,游船用途为水上客栈、餐厅、休闲观光、茶馆、戏船等不同类型:
传统船只:龙船、画舫、灯船、摆渡船(摇船)、沙飞船、摇杀船、乌篷船、漕运官船;
现代化游船:豪华游轮、画舫、游艇、电瓶船;
特色船只:水上巴士、英国水上计程车(小型快船)、美国大沼泽air boat; 运河特色拖船设计:拖船(后面拖船1-3艘)分两种运营模式,一种依托木板木舟(如乌篷船、扁舟),游客驻足其上游览沿线风景;一种为标间模式(3-5间,依托画舫、龙船、漕运船或对现运行中的运煤、运沙拖船赋以旅游职能等),提供古典装饰家居生活、餐饮美食和水上游览服务。
从技术层面上讲,运河船只普遍体量偏小、航速慢,因此在运河主航道上并行航行不存在冲突与交通障碍现象。在运河支线或城市内部禁航段(禁止货运船只行驶,如常州关河、淮安里运河、苏州环城河等),常碰到作为城市交通道路的一部分的桥梁形式——平桥,此时需要打通交通障碍,具体措施如下:沿线平桥改为古典样式拱桥、廊桥或亭桥,河道桥梁高度需控制在5m以上;打通古运河主航道与沿线八市内部水系联系(如常州关河、苏州护城河、淮安里运河等)。 (二)码头设计
运河码头除作为游船泊岸,同时可提升运河沿岸人文景观效果,有效地集聚人气,甚至为当地的地标。码头具体设计为五种类型:基地码头、水榭式码头、画舫式码头、现代式码头、御码头。
基地码头:游船游览线基地,配以中心服务区和综合管理、调配中心; 水榭式码头:供游人休闲观赏风景、等候游船的临水园林建筑,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
画舫式码头:仿明清式古建构建,建筑材料以青石、条石板为主,用作画舫停泊,色调凸显黑、白、红三色;
现代式码头:水泥、或毛石、玻璃、木版、帆式遮阳蓬等构建,提供亲水平台;
御码头:古运河特色码头,高标准景观设计,依托现碑亭点缀亭台楼阁;如
3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