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9(附答案)
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9∶13。
11.某只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高温时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质量相等。如果A中只含两种物质,则A中一定含有( )
A.FeO C.Fe3O4
B.Fe2O3 D.Fe
解析:选D。设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化学式为FexOy,高温时与足量的高温
CO充分反应,FexOy+yCO=====xFe+yCO2,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CO2+Ca(OH)2=CaCO3↓+H2O,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质量相等设为m g,
高温
FexOy+yCO=====xFe+yCO2,CO2+Ca(OH)2===CaCO3↓+H2O, 得到FexOy ~ yCaCO3 56x+16y 100y m g m g 56x+16y=100y
x∶y=3∶2,化学式为Fe3O2,故A中一定含Fe。
12.某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溶液100 mL,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SO4浓度为4 mol/L B.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C.原混合酸中NO-3浓度为0.2 mol/L D.AB段反应为:Fe+2Fe3+===3Fe2+
-解析:选C。由图像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
+
+NO↑+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
2H+===Fe2++H2↑。A.最终消耗Fe为22.4 g,此时溶液中溶质为FeSO4,则n(FeSO4)
5
22.4 g
=n(Fe)=56 g/ mol=0.4 mol,由硫酸根守恒n(H2SO4)=n(FeSO4)=0.4 mol,则0.4 mol
c(H2SO4)=0.1 L=4 mol/L,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硝酸全部起氧化剂
+3
作用,最终为FeSO4溶液,故B正确;C.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
+NO↑+2H2O,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OA段消耗Fe为11.2 g,所以n(NO-3)
11.2 g0.2 mol-
=n(Fe)=56g/ mol=0.2 mol,则c(NO3)=0.1 L=2 mol/L,故C错误;D.AB段发生反应为:Fe+
2Fe3+===3Fe2+,故D正确,故选C。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Fe3+与Ag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将适量的0.1 mol/L Fe(NO3)3溶液加入到新制备的银镜中,发现银镜溶解,同时无其它固体物质析出。
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
-
乙同学认为:Fe(NO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也能氧化单质Ag。
(1)Fe(NO3)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述)
(2)乙同学设计下述实验以支持其观点,请填写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步骤Ⅰ:① 。 步骤Ⅱ:配制与0.1 mol/L Fe(NO3)3② ,乙同学的溶液所含c(H+)、c(NO-3)相同的溶推测成立;反之,则不成液,取适量此溶液放入到新制备的立。 银镜中。 (3)甲同学通过验证产物,证实了Fe3+能够氧化单质Ag,请帮助甲同学写出实验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解析:(1)Fe(NO3)3为强酸弱碱盐,Fe3+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Fe3++3H2O
6
预期现象和结论 Fe(OH)3+3H+;(2)①乙同学认为:Fe(NO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
也能氧化单质Ag。所以乙同学需要测出0.1 mol/L Fe(NO3)3溶液的pH,配制与0.1
-mol/L Fe(NO3)3溶液所含c(H+)、c(NO3)相同的溶液,看银是否溶解。②如果银镜
溶解,乙同学的推测成立;(3)若是Fe3+氧化了单质Ag,则溶液中应该生成Fe2+,甲同学需要检验溶液中的Fe2+;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证明有Fe2+产生,证实了Fe3+能氧化单质银。
答案:(1)Fe3++3H2O
Fe(OH)3+3H+
(2)①测定0.1 mol/L Fe(NO3)3溶液的pH ②银镜溶解
(3)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证明有Fe2+产生,证实了Fe3+能氧化单质银
14.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稀盐酸试剂1新制氯水一段
固体――→淡黄色溶液――→淡红色溶液――→深红色溶液――→溶液褪
时间后色
(1)
固
体
溶
于
稀
盐
酸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
加入试剂1后呈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某一同学在实验中由于加入了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另有四位同学进行了下表的猜想,你认为丁同学的猜想会是什么?(提示:SCN-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编号 甲 乙 丙 7
猜想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溶液中的+3价Fe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丁 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合理与否?请同学们根据结论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方案。可选用试剂:浓硫酸、1.0 mol·L-1HNO3、1.0 mol·L-1盐酸、1.0 mol·L-1NaOH、0.1 mol·L-1FeCl3、0.1 mol·L-1CuSO4、20%KSCN、蒸馏水。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说明丁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 解析:(1)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为Fe3O4,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2)检验三价铁离子用KSCN溶液,二者反应生成Fe(SCN)3,溶液变红色。(3)加入新制氯水后,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则溶液红色加深。(4)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则溶液会褪色,所以丁同学的猜想是: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合理与否: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加KSCN溶液,如果变红色,说明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即丁的猜想正确;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加FeCl3溶液,如果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没有KSCN,即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即丁的猜想正确。
答案:(1)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2)KSCN Fe3++3SCN-===Fe(SCN)3 (3)2Fe2++Cl2===2Fe3++2Cl- (4)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实验操作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20%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溶液不变预期现象 (或取少量褪色后溶液,加入0.1 红色) mol·L-1FeCl3溶液) 15.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