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乌鲁木齐市名校地理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乌鲁木齐市名校地理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9:27:24

2019-2020学年乌鲁木齐市名校地理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受行政因素的影响 B.甲处发展为石油化工城受资源因素影响最大 C.高低级住宅区的形成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D.重工业区的布局受历史因素影响较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该城市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早期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今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的中心(河流交汇处),应该是历史因素的影响,故A错;石油化工城既有水污染,又有大气污染,石油化工城位于甲处,原因: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故B错;高级住宅区布局在环境条件最优美的地方,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造成的,故C正确;重工业区的布局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故D错误。 2.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分布在 A.城市内交通干道的沿线

B.城市交通通达度最高的集合中心处 C.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D.居民小区内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商业网点一般选择在人口流动量较大,交通便利的地方,因此有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一般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者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此地地价较低,交通便利,因此可以分布商业街,故答案为C。城市内部交通便利处人口流动量较大,地租较高,是商业网点分布处,为市场最优原则;住宅区内可能有零星分布的商业网点,但是不构成商业区。 3.在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详解】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典型,受季风气候影响广泛,故旱涝灾害多发,A正确。故选A。

4. 在我国随着成本大幅度上涨,以劳动力、土地和外来资本等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人才和技术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机器代人”应运而生。读“机器代人”与区域发展关系图。 完成下面小题。

B.地震

C.台风

D.寒潮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①人口 ②土地 ③资金 ④技术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2.“机器代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淘汰了当地传统产业 B.减少了区域人口数量 C.压缩了区域发展空间 D.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 【答案】1.A

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变化。第1题要注意时间设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情况分析。第2题要会判读材料中的信息,根据材料中显示的机器代人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没有资金和技术优势,③④不对,排除BCD;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丰富,且土地价格低,因此具有人口和土地优势,①②正确,A对。故答案为A。

2.根据材料,机器代人会引入技术和创新,引起当地传统产业的升级,A不对;机器代人引起产业升级,原产业人口减少,新兴产业人口增多,不一定会减少区域人口数量,B不对;根据材料,机器代人生产促进空间优化,扩大了区域发展空间,C不对;根据材料,机器代人带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D对。 故答案为D。

5.下图为辽宁省2007年和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该省处于区域发展的 A.传统农业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2.与2007年相比,辽宁省2015年 A.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C.高科技产业占比下降 【答案】1.C 2.B 【解析】 【分析】

1.据图可知,该省目前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低于10%,第三产业较2007年大幅上升,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相近,所以区域发展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C项正确。

2.由图中总产值以及三大产业的比重可计算得知,三大产业产值均增加,但是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与2007年相比,辽宁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

B.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 D.产业由分散走向集聚 B.工业化初期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段,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技进步,高科技产业占比上升;区域核心的范围变大,产业由集聚走向分散,B项正确。

6.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2.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答案】1.D 2.B 【解析】 【分析】

考查世界人口和国家。

1.根据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密度大小可知,①③人口分布稀疏,①人口密度最稀疏,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可以判断出①为澳大利亚,则③为美国;②④人口稠密,④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北部,故④为印度,②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部,故②为德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由上题分析可知,①为澳大利亚,其中部、西部为沙漠,人口稀少,A错误;②国为德国,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德国工业主要位于中西部,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B正确;③为美国,③国西部多山区,人口稀少,C错误;④为印度,④国中部德干高原,气候较干旱,人口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B。

7.读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b、c、d对应的是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乌鲁木齐市名校地理高一(下)期末经典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受行政因素的影响 B.甲处发展为石油化工城受资源因素影响最大 C.高低级住宅区的形成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D.重工业区的布局受历史因素影响较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该城市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早期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今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的中心(河流交汇处),应该是历史因素的影响,故A错;石油化工城既有水污染,又有大气污染,石油化工城位于甲处,原因: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故B错;高级住宅区布局在环境条件最优美的地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