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最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音乐教案
“”的切分音的形式。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
流畅地唱好。
6.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7.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
8.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9.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10.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
(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
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
11.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
欣赏课《打起手鼓唱起歌》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由韩伟作词,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全曲由主歌、副歌两个部分构成,旋律优美而富于弹性。歌曲的第二部分紧凑的节奏以及独特的衬腔富于情趣,情绪欢快、热烈,抒发着人们对家乡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唱此曲时,应按《大纲》要求,指导学生把握歌曲风格、情绪和音乐形象。从演唱技巧看,应培养学生在圆润、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气息的控制,使声音更富有弹性。
3、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地区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控制气息和强弱的能力,训练声音的弹性,使之更好地演唱该曲。
4、重点、难点
(1)把握歌曲情绪,用圆润、自然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全曲。
(2)衬腔的音维,强弱变化时气息的控制。 5、课时安排:一课时
6、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光盘、钢琴等。 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在《青春舞曲》歌声中进教室(新疆民歌) (2)欣赏欢快的新疆歌舞片段(多媒体显示) 创设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导言:刚才我们通过欣赏歌曲和歌舞。感受到了这组新疆民歌带给我什么的欢快热烈情绪。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又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情绪?(多媒体显示课题及词、曲作者简介)。
3、演示与讨论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多媒体显示讨论题:a、这首歌曲表现什么内容和情绪?b、这首歌具有哪个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2)简短讨论。
(3)多媒体播放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多媒体显示讨论题C、这首歌的曲式结构;d、歌者的演唱有何特点?)。
(4)简短讨论。师归纳、讲授。
设想:通过演示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该曲的情绪、内容和演唱特点,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歌唱者的表情、气息控制及强弱变化的处理,对该曲有较深的印象。
4、发声练习:
(1)急吸急呼的练习; (2)渐强渐弱的练习;
(3)把歌曲的衬腔部分作为练声曲进行发声练习。音域1-C1-->f1(移调练习)。
(4)师提出要求:
a、打开喉咙;b、汪意渐强渐弱的变化;C、听琴慢练把音唱准;d、加强气息支持力,使声音富有弹性。
设想: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的难点作为练声曲进行练习,可以一举多得,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既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解决了难点,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为紧凑。
5、学唱新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