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读《林海雪原》 - 谈小说创造与生活

读《林海雪原》 - 谈小说创造与生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3:55:50

读《林海雪原》——谈小说创造与生活

摘 要

作品中的许多信息,往往能从生活中寻到影子。就如离开现实而闭门造车,永远都将陷入一个“过期”的模型中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文代会。第一次文代会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艺必须为人们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第二次文代会提出:塑造新的英雄人物形象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新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 生活 阿Q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当我们读到一篇文章,往往不能就文章而文章,我们需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家的个人经历,就如同我们就某件事或某个人来展开评论或评价,若是脱离了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是无法给出正确、公正的答案的。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身为一线的革命战士,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斗争生活资料,对《林海雪原》这样一部革命题材的小说的写作自然再熟悉不过了。1946年冬,作者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东北地区茫茫林海皑皑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为东北人民的彻底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作家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与现实题材。1950年秋,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1952年春,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而且作者也说过:“没有杨子荣等同志们的斗争事迹,我是根本不可能写出东西来的”,“我自己只不过把英雄们的斗争事迹做了一点文字的记载而已。”不管作者自己有没有谦虚,但他确实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创造出众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也是自然而然的。实践出真知,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林海雪原》人物形象塑造的最朴实最有效的艺术手法。

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虽说都是借些古老传说,但却不全依旧传说去写,我们看大禹的形象,分明是勤劳善良的中国老百姓的影子,而那些商议治水的官吏分明是对不作为当官的讽刺,他们只会到处找好地方开会,以便观光旅游。最为我们所熟知的阿Q形象,你若是想在现实中实在指出到底是哪一个,却发现是不存在的,而细心去看,却发现阿Q其实无处不在,到处都是他的缩影。要是鲁迅先生不对当时国民所谓的劣根性进行熟知探讨,我们根本无法感受一个可爱可恨的阿Q的形象,缺乏了对生活的观察鲁迅先生也不能在阿Q这角色上游刃有余。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小说创作问题,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精辟的见解,明确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含义,揭示了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什么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呢?所谓典型,就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有着这样的联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在《林海雪原》中,少剑波和反动派蝴蝶迷之所以塑造的深入人心,是作者成功地给他们二人创造了两个不同的典型环境。一个是处在共产党熏陶下的少剑波。六岁那年上他的父母双亡了,唯一的姐姐一手把他抚养成人,姐姐本着对祖国的热爱加入了共产党,姐姐这一举动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姐姐的教育和影响下,剑波逐渐成长为一名对党和人民都做出贡献的青年军官。而与此相反的另一个人蝴蝶迷就大不一样了。她出生在大地主家庭,父亲是有名的恶贯满盈、作威作福、花天酒地的大财主,母亲是牡丹江市头等妓女,做了第五房的小老婆。正是有这样的父母亲,才不能给她精神上的教育与鞭挞,指引她走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即使物质上的给予是丰裕的,但远不及精神的给予,来得更震撼、更深刻,这样反而助长了她享乐主义的滋长。到后来,以致带着全部家产傍上许大马棒,从此杀人不眨眼,成为人们的敌人也可想而知。两个不同的典型环境使两个不同的人成善成恶,如果不是作者巧妙地设定两个典型环境,人物形象的塑造肯定不会如此丰满,如果不这样做读者肯定会一头雾水,不能更好、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个人物形象,更不用说其它人物形象了。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典型人物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林海雪原》中匪徒一开始就突袭了杉岚站,鞠县长等人不幸罹难,歹徒踪影全无。但典型人物在这种危难环境下并不是止步不前,他们找到了蘑菇老人,“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上了奶头山,魔法能翻天。入了仙姑洞,气死孙大圣。”即便如此,典型人物也并没有气馁妥协,仍旧历尽万难,“跨谷飞涧,奇袭虎狼窝”,扭转了艰难的环境;还有对威虎山的攻破,也是历尽磨砺。典型人物在破解作者设立的一个又一个危难的典型环境中,自身的形象魅力也就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才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真人物。

作者正是很好地把握了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辩证关系,把典型人物摆放到典型环境中,人物形象立刻真实而又具有时代性。把典型人物放到抗争艰难典型环境的洪流中,人物形象马上立体起来。这样,读者怎么看来都是一个个能摸得着的人物形象。

如今,时常听到一些人说无事可写,其实,只是他缺乏了对生活的观察,眼界便也愈加狭小,思维也愈加桎梏。帕乌斯托夫斯基[1] 说:“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

2

人的心脏的每一次察觉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生活必将赐予我们无限生命源泉,但如果我们忽略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那我们也必将被遗弃。就像《爱情公寓》说的,“生活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像平常在身边发生的小点滴,如何不能成为笔下活跃的因子,就看我们是否潜心观察和善于把握了。

或许我们该拾起桌上的笔,亦或者打开电脑电源将每一刻简约的记录,说不定思维之门就被打开而从此徜徉文海。

[1] 《金玫瑰》

参考文献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3

搜索更多关于: 读《林海雪原》 - 谈小说创造与生活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读《林海雪原》——谈小说创造与生活 摘 要 作品中的许多信息,往往能从生活中寻到影子。就如离开现实而闭门造车,永远都将陷入一个“过期”的模型中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文代会。第一次文代会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艺必须为人们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第二次文代会提出:塑造新的英雄人物形象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新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 生活 阿Q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当我们读到一篇文章,往往不能就文章而文章,我们需要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家的个人经历,就如同我们就某件事或某个人来展开评论或评价,若是脱离了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是无法给出正确、公正的答案的。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身为一线的革命战士,积累了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