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试题及答案
幽居皎洁吟哦妥帖冲撞
宽恕莽撞仪仗队犹豫不决簇拥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字音,了解词义。 (1)认读生字词。 皎洁骑着妥帖避让韩愈 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2)指导理解词语。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而洁白。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宽恕:宽恕饶恕。 莽撞:鲁莽冒失。
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 吟哦:有节奏地朗读诗文。
仪仗队:在古代,指帝王、官员等外出时的护卫队。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指导分段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根据字音、字形、字的书写注意点来进行同桌之间的讨论并上台来进行自主教学。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能根据课文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酝酿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把一这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
17
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4)练读这一自然段。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2、细读第3自然段。 (1)出示图画。
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 ⑵指名动作表演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读后讨论。
(3)出示句子。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①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不知不觉“,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②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 (4)自由练读这一自然段,加上动作。
(5)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细读第4-6自然段。 (1)分组学习,提出要求。
①自由读,边读边想: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是怎么样?他为什么要这样?
②读后讨论、练习表演。 (2)全班交流。
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觉闯进了仪仗队。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自由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 4.细读第7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仔细读一读韩愈的话,理解其意。
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些?(“敲”是有礼貌的行为,读起来声音响亮,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4)练习朗读、表演。
(5)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过渡: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三、齐读第8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造句。
即使??也??. 3、分组排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课文内容,指导复述。
18
2、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的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课本剧表演,比一比,哪组演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先得把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让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按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提纲,要求有顺序、有重点地讲。 (1)深夜访友,以诗相赠。(发生) (2)一字斟酌,难以定夺。(发展) (3)冲闯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4)韩愈表态,贾岛赞同。(结局)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组练讲。
(3)、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面讲。 (4)、集体评议,发给小红花。 四、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
回去把“推敲”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查一查,找一找,把“题李凝幽居”摘录下来,并背一背,体会“推敲”的妙处。
附板书:
以诗赠友(发生) 反复斟酌(发展) 11 推敲 冲撞仪仗(高潮) 确定用“敲”(结局)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 课文录音、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知识目标:
19
学习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能力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在四年级,我们还学过一首苏轼在中秋之夜写的词??
引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
(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
(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
远古昆仑山后羿逢蒙嫦娥
敬重奸诈贪婪接济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及待 威逼翻箱倒柜洒满银辉焦急树影婆娑企盼 (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不足处及时指导练习。 (3)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讨论交流后总结。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再让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给三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交流后板书: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4)看词语串讲课文。
师: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本领;读完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生动地讲出来,这也是本领。这节课先来个简单的,请你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试试吧。 同桌共练→指名讲述 三、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3、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教时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情感目标: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过程: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