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秋西南交大《刑法学I》在线作业二答案
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二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3. 根据刑法规定,危害行为一般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4. 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要件,离不开犯罪客观要件做为其客观依据。()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5. 甲教唆乙去丙家盗窃,乙到丙家后,发现只有丙女一人在家,便强奸了丙女,而没有盗窃。甲构成盗窃罪未遂,乙构成强奸罪既遂。二人不成立共犯关系。()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6. 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7. 我国《刑法》由总则和分则两编组成。()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8. 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罚,我国立法一律采取双罚制。()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9.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10. 无意识的危害社会的动作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二
二、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拘役的期限(不包括数罪并罚)是( ) . 15日以上6个月以下 .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 3个月以上1年以下 . 6个月以上两年以下 正确答案:
2.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 . 公安机关 . 检察机关 . 审判机关 . 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
3. 下列情节中,属于刑罚裁量的法定情节的是( ) . 犯罪后自首的 . 犯罪后坦白的 . 犯罪动机卑劣的 . 犯罪手段残忍的 正确答案:
4. 某甲夜晚跳墙进入一女村民家,企图实施强奸行为,入屋后,即站在窗前,用螺丝刀撬窗子,在其中一扇窗刚打开之际,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呼喊抓坏人,甲一看灯下的妇女,竟是自己小学同学,便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甲的行为属于() . 犯罪预备 . 犯罪未遂 . 犯罪中止 . 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5. 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 . 犯罪预备 . 犯罪未遂 . 犯意表示 . 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
6. 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处罚规定都体现了()原则。 . 罪刑相当 . 罪刑法定 . 罪责自负 . 主客观相统一 正确答案:
7. 特赦的效力及于() . 罪 . 刑 . 罪与刑 . 罪或刑 正确答案:
8. 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确定罚金的数额应当根据( ) . 犯罪分子本人的经济状况 . 犯罪情节
. 犯罪分子家庭的经济状况
. 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
9. 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 ) . 可以负刑事责任 . 应当负刑事责任 . 一般应当负刑事责任
.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10. 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 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 后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 对乙某谋杀案我国刑法管辖权 正确答案:
11. 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 . 一般客体 . 同类客体 . 直接客体 . 简单客体 正确答案:
12.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解决的途径是() . 诉讼程序 . 外交途径 . 国际法院
. 政府间协调解决 正确答案:
13. 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
. 主观要件有机统一 . 客观要件有机统一 . 法律事实有机统一
. 主观和客观要件有机统一 正确答案:
14. 狭义刑法是指( ) . 治安处罚条例 . 附属刑法规范
. 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 单行刑事法律 正确答案:
15. 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 刑法的溯及力 . 刑法的时间效力
.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16.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失的() . 可以免除处罚 . 应当免除处罚 . 可以减轻处罚 . 应当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17.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刑法保护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者物
.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18. 甲与乙有仇,甲扬言要报复乙,并准备了匕首。乙得知此情况后,手持菜刀闯入甲家将甲砍伤。乙的行为属于() . 正当防卫 . 防卫过当 . 假想防卫 . 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
19. 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的罪过形式是() . 可能是过失 . 不可能是过失 . 只能是故意 . 不可能是故意 正确答案:
20.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