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川法师讲座 临终助念实操(东林寺讲座整理稿)
们经常遇到,以前最早的时候人员非常少,我们十几个人五六场同时开始,就这样在那么多助念任务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安排得过来,就十几个人,有的时候在这休息完了,那没人了就跑到那个地方去,这没人了又跑到这个地方来,就这样轮,就看这个人实际安排的经验,还能给一个空余的时间来调整自己身心,因为你要调整不好会很疲倦很累,坐在那儿念佛时间长了他也是累,因为他是整夜整夜地,整天整夜地去念,所以他要调整自己,给一个调整的时间,这个调整时间是晚上的十二点到两点这个时间对身体是一块,到快天亮时候疲劳段是一块,下午吃饭的那块,有一个昏沉的疲劳段,这三个疲劳段要给他调整了,我们的精神就会饱满,这个要不知道就随意地去安排就产生混乱甚至疲惫了,调整不过来,尽可量让身体虚弱的在那个时间段加以调整,强壮的可以顶一下,但是在其他的时候,虚弱的缓过来了,要替一下强壮的,强壮的到其他的时候也得调整一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久性的保证,否则一下子就上去了一堆人,后来都下来了,连个调整都没有。在助念当中,同时还要安排好后勤小组,提前落实好助念人员休息的地方,有的后勤发心的,比如他是上班族他没有时间参加,但是他也想随喜,怎么办呢,我们给他这样一个类型的人在社会上给他做后勤,因为太疲劳了,后勤组他又没有时间参加,但是他们可以做些什么事呢,就可以做一些后勤保障,比如说在大家劳累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一些补充体能的,比如说姜红糖,给他送去热热的,到晚上的时候喝一点能驱寒,增加热量,补充体力,但是不要喝得过多,喝得过多会影响念佛的清净的嗓子,会产生咳,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在助念现场如果发现有身体虚弱情绪波动者,或本来他身体就不好,精神不稳定,不适宜的,就不要让他参加,特别的晚上,有本身他就失眠焦虑,就不让他去参加,要及时地处理或安排关怀人员把他送回家去。第二负责指导协调全团每个助念现场的整体助念事宜,配合各助念现场的总负责人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任何问题,提醒每个助念现场的总负责人注意观察每一个助念小组成员在助念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准确地记录,以便总结提高,在助念结束以后,通知各助念小组制定相关的事宜,监督落实,避免今后再次发生一些问题,我们提前找问题,日后不再犯,这是最好的,比如从他家庭家属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给他写清楚,亡者会在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什么样的业相,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能提前处理,提前都做好准备,就不会再等到现场时候发生,再去找答案,再去处理就来不及了,我们提前就做个模拟,这个人是这种情况,我们怎么样去处理,比如说他是肝癌,肝癌患者他腹胀胸闷很正常,他一动他就会痛,他那一隐痛也牵着他的两肩,两肩肩胛,腰痛和腹胀,他有时就会很渴,特别是在胸颤的时候,喉脱的时候,进入死亡那一刻的时候,他肝腹水的时候,并不是在肝上死,是肝腹水进入到腔体里去了,进入到腔体里把他心脏给呛停了,有的你看解剖的法医,做解剖的时候发现大多数都是那样死的,可是我们有的时候就不知道,家属他也不懂,他就会给他喝水,那时候你要给他喝水等于叫他去死一样,他本来就不行了,你再给他喝水,那水往下一饮,给他激发起来了,胸水往上一呛,就入到腔体里去了,所以那时候就不要给他拼命地喝水,假如说喝半杯的水,这足以就要他命了,你让他清醒地走多好,那时他渴怎么办,你用棉签给他嘴唇慢慢去沾,不要端起水给他来一杯,特别是我们助念团的,要跟他家属把这样的知识都告诉他,讲清楚了,我们只是配合,但是我们不去做一些事,以免造成一种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我也把这事讲一讲,以免大家遇上这种事的时候就会知道怎么去做。在助念现场发生意外的事情,应配合小组长和相关的责任人员与家属及时沟通解决,以利益众生为原则,一切为亡者的利益着想,切不可随意地去做事,胡乱的行事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应注意做事的方法,做事一定要细致小心,以防造成其他的后果
《大智度论》言:为度众生故,世世受勤苦,其心常一定,为众作利益。 《百丈清规证义记》言: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我们尽心尽力去做好,根据以上这种要求,我们分管助念的副团长,既然发心了,就把它变成修行,就不怕苦不怕累,尽心尽力,去利益众生,变成你自己的修行从那儿去做。分管助念的副团长在现场助念即将结束时,根据现场的助念人员以及家属的人数制定相关回向的事宜,按仪轨要求所需,安排法器、回向文,再由现场总负责人制定具体的回向时间,根据助念结束的时间段来决定,决定地点、参加的人数、读诵的经文都准备好,方便临时助念人员以及亡者家属,随大众按回向仪轨做适当的唱念。除分管助念的工作外,平时协助团长制定和落实团队建设和发展规划,参与团内重大决定和人员调整,开展日常助念活动安排。还有一个,一定要带头恭敬三宝,组织团队学习法理,合理地安排共修时间,创造团队闻思修的氛围,认真做事,恭敬三宝非常重要,就能得到三宝的加持。
《无量寿经义疏》言: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摄行方便,恭敬三宝,摄福方便,奉事师长,摄智方便,
21
以大严等,彰形成就。以大严者,谓以福慧二种庄严而自严也,具众行者,随别以分,谓具檀等一切行也。
我们这才能明白,一定要恭敬三宝,能得到你自己内在的利益。监督落实对所有发心人员的关怀,定期了解团员内心修法的变化和体悟,把这个很好地总结下来,传给新团员,让他知道,这个需要一种调理。分管助念的副团长平时不但要关怀团员,同时还要了解团员一些家里的情况,以便更加体贴地去照顾,促使他的发心更长远,如遇到助念者家属有实际困难的,比如家里有老年人、病人、小孩无人照顾的,意外情况等,助念团可以派关怀小组人员去进行照顾关怀。有个地区的助念团这点做得特别好,有一个助念人员他发心特别好,但是他父亲病了,病了之后,腿在床上起不来,由于找别人去安排照顾,照顾不好,正好有关怀团的人是分班的,每天今天他做明天他做,正好就帮他照顾起来,这三年下来了,老父亲也照顾得越来越好,也念佛了,恢复得也挺好,把他的发心又鼓励起来了,这种团队共同向上的增益精神团队起来了,这就叫和合,他发心会越来越好的,有些事情,如果说我们一疏忽,也许就会有其他不同的效果,人性化在这世间里也能把他体悟到,他自己发心那种慈悲给他引发起来,变成一种修学的动力。三、合理持续地发展助念团队,善巧运用因缘去结助念的缘,让更多的众生去受利益,为什么呢,因为比如说,外面参加放生活动,外团相互的交流,在医院里进行关怀,都能促成临终关怀的因缘,要多去参加,这参加还有什么好处呢,第一还能把解脱的知见,解脱的缘给大家结上,同时也能把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愿力,这声名号也能传达给大家,这样变成了一种移风易俗的效果,其实是弘法的效果,这样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就在平常社会活动当中,就做事了,以善策励己心,以善策励己心的时候,己心就会长养善性,善性长到极致时,就是佛性显露的时候,我们去多做,这样多做关怀别人的时候,时间长了自己的心都特别调和,时间长了对待其他人都是特别柔意的,能使自己的心柔意下来,特别柔和,也便于修行,不是一件坏事。第四副团长在平时工作当中,要处处体现慈悲平等的和颜爱语,切不可贡高我慢,做事不要急躁,指手画脚或者呵斥别人,以免伤众,造成团队的分裂,引起不和合的因素。
《杂阿含经》云:远离不爱言,软语不伤人,常说淳美言。
《大智度论》言:大慈视一切,怨亲等无异,一切有识类,咸皆知此事。
所以这一点告诉我们,处事做人,我们都要用慈悲智慧来衡量自己,这就是分管助念副团长环节的责任。
那么看第七个环节,第七个环节是现场总负责人的环节,现场总负责人主要是负责助念现场的全面工作。这个人比较忙,总体工作里面还要接其他的跟家属,其他各团队,多方面的事,可以说他是一个总负责人,如果有多项关怀和助念任务时,或者特殊情况,分管助念的副团长,副团长只是在助念现场从总负责人,现场他管,不能在助念现场负全面工作责任时,要指派一名长期在一线骨干的团员负责助念现场从全面工作,这就是现场总负责人的岗位,现场总负责人接到信息后,及时赶到助念现场,和分管助念的副团长接领现场总负责人的任务,根据临终人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或者指导配合第一助念小组完成前期的工作,第一小组是带着关怀性质的,是懂法的和护理的,它能准确地保证前期助念临命终人的心理铺垫和信仰关怀法理输送和劝导,让他生起来决定信心,第一小组非常关键,第一小组的人员要懂法理,从念佛的声腔到法理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分十七个环节,它并不是说需要十七个人,我们分十七个环节,主要是叫每个人都要了解这十七个细节在里面,假如你一个人都懂十七个环节,那你在十七个环节哪个环节你都可以胜任,但是助念的整体里,那么多年下来,它有十七个环节在里面相应着,必须要知道的,所以分出来这十七个环节,特别是总负责人,他对十七个环节里每一个环节他都必须要明白,如果他不明白,造成了一个环节的疏漏,这里就会出现问题,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其他的都是断开的,如果说一个人能懂得临终关怀助念,但他不知道十七个环节在里面,这个人就是不懂,他就会造成整体团队的混乱,他就不清晰,不清晰的团队在现场能做清晰的事吗?所以总负责人必须明白,哪一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所以根据这个我们来制定十七个环节的实操培训,要知道里头会发生什么,现场总负责人在助念现场指派家属沟通人员,这里有家属沟通人员,这个家属沟通人员对临终人的家属进行适时适机的沟通关怀,为临命终人家属说明白助念功德利益,福蒙后辈的好处,就跟昨天我说到的,他兄长死他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事,他还要做一些排场,但他一听说不能这样去做排场,对他后人不好的时候,他马上就不做了,只要为他后人好的他就去做,他说,哦,福蒙后辈,我的后人有好处,那我得为我的孩子我也不去摆排场,我也不去杀生,那我们巧妙地就还进行了护生,巧妙地把他也度化了,和家属沟通的人员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配合着总负责人,总负责人他知道这个环节重要,就变成一种善护,先把好处讲给他,功德讲给他。
22
《维摩诘所说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
也许这一场助念完了之后,全家或是一个家族都全体皈依了,这是非常多的,很普遍,我们要善巧方便地建议家属为临命终人做诸功德,同时把家人之间的共业关系以及为家人助念的自利利他的特殊功德介绍给临命终人的家属,征得理解和配合,鼓励赞叹他们去参与助念,如果家属来参与助念,他明白道理之后,他的心特别至诚,由于他们处在家属之间的共业问题里,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信心,内在的心他们发出心来懂了理的时候,念得非常好,有一次我们在现场也是与家属互动起来,我们给家属讲法理,讲佛号的不可思议,他们听着听着听得非常认真,说,哦,原来是这样,我们心念佛的时候,就是佛在念我们的心,我的心力量和我家属的是共同的共业的,我们越至诚,那我们家人是越好,他听懂了这个,那我们都去念,这一下子一个家里二十几个人就出来了,就变成了助念人员,然后什么不想,我们念得越清净,就等于佛的力量就越大,我说对呀,就上去念去了,念得是非常清净的,念的时候,我们先从外面教给他们怎么念,做好示范,就领着他们进去,这一念真投入进去,念得非常非常好,这样就变成整个一个家属都修行的状态了,等助念结束后,他说,念佛那么好,我们从来就没有念出来,那么样一种感觉,说不出来的感觉,从来没有信过佛,也没有念过佛,就是自己亲人这回往生了,我就跟着念回佛,这个佛怎么念得那么欢喜,他家里的亲人往生了,他说应该是悲痛的,我们这怎么没有悲痛的心态呢,怎么念着念着有的时候就快乐得想笑,他没有悲伤的意思,你看佛安慰的,亡者的苦难都解脱了,连家里的悲伤都给关怀了,你看这个助念不可思议的,生亡获利,通过助念我们善巧方便地建议家属也给他做一些功德,同时把家人之间的共业关系给他也讲得非常清晰,征得了他们的配合,鼓励赞叹他们参与,他们参与当中也能体会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名号当中的力量,他们念完就说,我们怎么念着念着佛,你看我们家没有点香怎么我们会闻到一股一股奇异的香的味道呢,别人说我怎么没有闻到,他家属闻到了,我们经常助念的人还闻不到,这就是佛根据不同的人,给他不同的加持,给他不同的体悟,当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一下子生信说那我们也皈依,这非常好,所以在助念现场让各个助念小组制定出相关的协调方案,根据临终人以及家属环境等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配合计划,并监督落实每个小组及岗位环节责任人员的工作执行情况,若遇到问题或疏忽的地方,赶紧进行补充或者提醒,一切都是确保为了助念能够顺利无碍地进行下去,检查落实助念现场所有人员是否到位,安排是否合理,助念小组所带的助念现场必需的物品是否齐全,如果需要补充液及时通知分管助念的副团长给予人员或者物品的补充,及时到位,以免棘手。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云:以时安行……以力将护,所应与者,及时给与,所应取者,念当筹量。 为了助念能够顺利进行,所以我们要提前检查,及时落实助念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则,不能马虎大意,要合理安排人员,果断处理事情。在这里头,人员不足的时候要做一种果断的判断,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果断,没经历过这种事情,你就会混乱,就会起急,其实一切事情都是在修行当中进行,早年那是十几年前,我领着三个老太太去助念,三个老太太都七八十岁了,很困难,你不可能让她去在一个晚上跟着我去念佛,这个家属特别配合,就说你们帮帮忙吧,我们家就想让他有个临终关怀,我就给答应了,我说行,去了就我和三个老太太,三个老太太都快八十岁了,她们肯定熬夜是不行的,这整个就安排在我身上了,我就想个方法,做个互动,他家家族人员还挺多,我就给及时安排了,所以说有时候果断的判断力要应机的,我就告诉那三个老太太,一会儿就有人了,你们先坚持给我抵挡三个小时,三个小时之后我就安排好了,她说,师父,你又开玩笑,就咱四个人,我们告诉你,我念完佛我还得回家,我熬不了,我有血压高,等于又减少了一个,第二个一看她走了那个也要动摇,我说咱不能动摇,咱是念佛人,死也死在念佛上,我们不能被血压高给吓倒,念佛念得血压会降低,不让它高起来,当然我这是安慰她,因为她这一动那两个就要波动,助念现场这个语言要注意,所以不能轻易地说一些话,最好是止语念佛。众生有他一定的习气范围,有一定的习气的知见,身见起来也很正常,应该关心她,我说你们三个一起上,一个人不行三个人,一个人她念的声音念不出来,都快八十了,她念不出来,我说你们三个一起上,三个小时之后都是我的事,我三个小时干什么去了,我就把他家属召集在一起,讲助念的功德,助念的好处,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功德,家属听了说好,然后当我讲到他的后辈,他的子孙会将来怎么怎么好的时候,他们听进去了,这事对我的后辈还好,我要干这事,其中他家大儿子家里的儿媳妇说,你不参与我参与,反正对咱儿子好,她这一说我就知道找到重点了,我就从她重点出发,告诉她怎么念佛,念佛的功德利益,念佛的好处,佛愿怎么样,她越听越爱听,三个小时我就教她,她说我参加,那个大的儿媳妇说我参加,那个二的一听,我还有闺女,我也参加,闺女也参加了,那个女婿也说人家都参加了都对咱孩子有好处,
23
咱是不是也参加,人家女婿也参加了,就这样,我就把这一个一个地带动起来了,带动起来之后,都说好,他的亲属有的就有参加,这样我就教他们怎么念佛,他们一念佛告诉他们静静念佛,用什么心态念,他这个心态一念进去之后,我就说佛就在你心里头,你的心你的愿和佛都是相依并存的,你念得越清净,佛力越加持你越好,只要你清净地去念这声佛,别胡思乱想就行,你不要想那福报,只要你把佛念出来,福报从你心里自然就显发,那心里佛的功德就变成你自己的了,你越清净越好,他一听说又有福报又有功德,只要清净地念就行了,他就这样念,他念着念着,还真的,奇迹出现了,他说我们怎么念着念着怎么那么清净,回来我就告诉他们怎么念佛,怎么打引磬,这三个小时我把他们全教会了,教会了之后,我就给他们排班了,排班之后,大儿子媳妇先第一班,二儿媳妇第二班,女婿是第三班,这二十多个人就组成了,三个小时之后换班时,老太太出来,他们进去,我告诉他们不说话,怎么做,从外面我已经教完了之后,在里面就是落实了,我再带一段时间,我这进去一看还不用我教,他们主动就上岗了,助念得还蛮清净的,等下来之后,那三个老太太说,师父你太伟大了,老太太心里想的是我们坚持了三个小时了,也该叫我们下来了,你看看,这个事情要果断地去处理,及时就把它解决了,我们经常遇到这种事,也知道怎么去沟通了,时间长了,沟通也方便了,一些语言也方便了,就知道他们心里需要什么,就准确地顺藤摸瓜就进去了,如果我们不给做长期的这种磨合,我们就不会去做这种互动和沟通的,这必须要长期的发心,如一日的发心,这种心态对这些理解的事情才到位,才有一个特别直通的一种语言,直通的一种事情,到那就跟伸手抓心一样,到那就到位,他不会有一种隔膜,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有了这样的一种安排,我觉得就合理了,主要是给家属讲清楚它的利益功德和日后的好处,特别讲一些对后代的学业、家庭、事业,一般特别不信佛的家庭一听这个特别欢喜,特别乐意听,他们换班下来还问,师父你再给我们讲讲,还有什么好事,就像我昨天说了,什么好你就跟他怎么说,完了之后他就皈依了,然后叫他学佛,走的时候我们把佛经、佛法的光碟、一些法师讲的光碟给他留下,叫他去听,叫他再慢慢体会,因为我们现在的利益是以亡者为核心,我们也把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信息也传达给他了,一般我们走了之后会把四十八愿的内涵是什么内涵给他留下,名号所具有的功德不可思议,给他留下,叫他学,就把净土缘给他留下,给他留下一个解脱的方向,这其实就是助念团要做的事,你说它是助念的一件事吗,为了助念团的人员能够精力充沛,保证助念的质量,所以在现场总负责人要提前安排各种环节,落实好助念人员的比如调息的场所、休息的地方,尽量不要去干扰人家家属。我们一般在助念的时候,早期是非常苦的,苦得难以想象,有的地区的助念人员都住在地窖里,冬天特别是北方,北方你们都知道,零下几十度的,助念人员实在冻得不行了,就在地窖里,因为家属都占在房屋里的,我们又不能跟人家家属去挤在一个房间里去,最后我觉得不行,我说你们不要在这种环境,哪怕大家发心找一个小旅店,十几个人住在那,到时换班,离着比较近的,是非常辛苦的,这也体现了这种真是不为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早离苦的慈悲喜舍的精神,真的能从那里去体现,用法理去支持他们,其实他们这种修行是非常感人的。细致地观察助念现场人员的情绪心态,如发现有波动及时进行关怀,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与分管助念的副团长联系,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切实为助念做好助缘,自利利他。
《大方便佛报恩经》云:我今亦当发菩提心,令诸众生远离烦恼。
我们净土宗的菩提心就是干什么,我们不光是要亡者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发菩提心,就是我们首先助念者我们的信心愿心和持名念佛的这种心,到现场这种决定有没有,在缘在心在决定,我们这个缘,在这个艰苦的时候,能不能考验上去,在我们心能不能决定它,这一念以这个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早离苦的大悲心来长养自己的菩提心,就是要为临终人做助缘,也是量化自己信愿的能力,对佛的信愿,对自己信愿往生心智里的力量,有没有净土情怀,其实自己练自己,懂得了这一个了,我们再去助念现场,就变成修学,随时记录现场出现的大小问题,发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这些问题是否可以避免,避免的方法,从而方便地完善环节里的制度,以免日后再次发生,这里面要把环节细则考虑周全,这个总负责人是非常操心的,他都要整体地去观照,另外就是总负责人要随时跟进助念的动态,根据现场助念的情况,确定助念结束的时间。第一指定大会向总负责人,安排回向的事宜,事宜安排、人员的调整安排,同时还要安排大回向的护法人员,现场弘法人员,第二根据现场助念人员以及家属人数,家属要求来制定大回向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你得家属配合吧,你得从人家家里进行的,助念结束后,第三还要通知信息员,发送大回向的短信,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要求参加助念人员要全部参加这个回向,并协同家属沟通人员互动家属一起来参加,这样又起到一个弘法作用,当然了在寺院里做这件事就比较方便了,因为现在的这个生命临终关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