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入川法师讲座 临终助念实操(东林寺讲座整理稿)
件,在此我也给大家讲一讲我遇上的一件事,有一个助念团体,正好我也赶上,他们在跟家属讲条件,讲什么条件当然这种条件并不是闻名利养的条件,是另一个形式的条件,这个条件听着还叫人挺感悟的,这个团体的发心也很大,在现场也很卖力,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条件,可能是缺乏法理对内心的观照,他就变成了一种依自己主张的模式,他就问,我们要去给你助念,第一个条件你要答应,他提了十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家属要彻底配合,家属说行,只要是我们为亲人就可以配合,讲了等等等等条件,第二个条件还得问这个人信不信佛,不信佛的不去,然后又问这个人有没有信愿,没有信愿的不去,这个人放得下吗,放不下的不去,这个人配合不配合,不配合的不去,这个条件蛮有意思的,回头我就说,你还有一个条件你没问,我们应该这样去问,你还得问他,是不是乘愿再来的,乘愿再来的就去,不乘愿再来的就不去,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去帮助,你不能说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不去帮助,你这不是与我们的慈悲心相违背了,如果他是乘愿再来还要你去干什么。他听完之后自己都乐了,助念团不能有这种心态,一定要知道。
第四个我们要注意的是禁止夸大助念的效果,祖师也说的很明确,宣说虚妄不实的境界和不相及的现象,这给人产生一种误导。你看有的地区也出现过这种事情,它那灯光和玻璃有一个反差的效果,也许照片照出来,或许有一种投射的光影,别人不知道,现在也方便,手机上都有个照相的功能,你们这一照出来,就显现出那个灯和那个光柱,你说你看,佛光住照了,我说你在这个角度上你怎么拍它也有,你就是没有亡者你拍它也有,等亡者助念完了,都已经拉走了,我说你现在拍一个还有,我说不能盲目地把一些事情去宣说,容易误导别人,比如有农村有蜡烛的,点着蜡烛搁旁边,蜡烛肯定有蜡泪,蜡泪有一些蜡花产生,他们就把那个,你看看这样怎么样,依那个去说事,我说还是从教理上要去明白,比从事相上要强,关键是我们参加临终关怀助念是把平常的修行落实下去,落实在现场。看看自己的心迹与法相应不相应,做相应法的观照,找出自己内心的不足。
《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能随顺说当机实语,无虚诳语。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觉僧居士书》言:某法师往生记阅过,当按实事另作。切不可无中生有,以启无知之人效尤,则似是弘法,实开败法之衅,其祸大矣。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言:先欲人知,内则自矜,外欲显曜,使人恭敬供养冀有所得,甚至妄言得见净境,或见小境及梦中善相,未识是非先欲明说,此等卑下必为如上魔侣所惑,愿行退失还随生死苦趣,可不慎哉。
根据经文祖语的开示,我们要知道,无论在修行过程中还是在助念过程中,都不要妄说一些不实的现象和境界,要有正知正见,不可用自己的思维、说法来代替佛法,这样会误导很多人,或者刚进佛门的人,产生一种其他的知见和想法,就会随波逐流,这种随波逐流会导致在现场和一些人的知见发生一种混淆,辩论不出来他应该怎么去做,这就是家属沟通人员环节里的责任制,一定要知道怎么去按照要求做,这样就会在每一个环节里头都用佛法来观照自己,这样他就不会随意地去把个人的想法个人的做法随意在这里面去开展。
那我们接下来是第四个环节,第四个环节是信息员的岗位环节和注意事项。信息员注意是发布助念团的各种信息,哪儿有助念的事情,他接到信息快速地把这个消息、位置、具体地点传送给助念团员,以便快速地第一时间赶到去救人,展现自己的慈悲的落实,信息员接到助念通知后,应详细询问临命终人的家庭住址和情况,问清楚是否是学佛的,做没做过前期关怀、中期关怀、后期爱心关怀,有没有互动,互动到什么程度,以便于编写助念信息,及时地传达给助念现场,头一个就是给开示人员,以便对机,在第一时间内,向分管助念的负责人汇报,确保本次助念负责人第一时间内赶到助念现场,确定并通知上岗小组人员参加助念,保证助念顺利进行,确定可以助念后在发送信息前再次认真仔细地进行信息的核对,如果信息内容不明确,应立即打电话,重新咨询核对,落实无误后,再编写整理发送,要进行二次核对,不要粗草地一次就给决定了。在信息中,应包括临终人的住址、乘车路线、站牌、如居住区比较杂乱,不好确认,应写明地区的明确标识和标志性的建筑,如信息不详细者,准确查找公路路线图和地区图,准确核对编写信息,以便助念人员及时赶到助念现场,不耽误任何时间,缩短时间,因为这个时间缩短五分钟,也许五分钟就是最宝贵的,这个宝贵的时间就会争取起来,有的争取不来这宝贵的时间,就浪费掉五分钟,五分钟的时间足可以挽救一个人,我过去赶上很多这种例子,提前了五分钟赶到了,我们和亡者沟通,让他生起信心来,让他念佛,他真的念佛,跟着就解脱了,如果说你没有这五分钟的争取时间,你看一个人
17
就耽误了,其实信息员的责任你看多么重要,这样他把他的慈悲心和细腻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慈悲智慧。写完信息后,还有给熟悉的寺院里也及时发送临命终人的姓名和所助念的地址,以便让寺院也帮助给诵经或者是加持,最大化地利益临命终人。信息文字要求是通顺流畅,简练易懂,准确表达事情的内涵,发送时及时无误,不出现错字和病句,不产生歧义。
《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但为古人迷小之一字,错认其名,致有斯失。 《莲修必读》言:谨慎应酬无懊悔。
所以说我们在编写信息时,有时一字之错就可能整个内容就不一样了,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我们在编写信息时,一定要认真细心,防止误事。在发送信息后,要跟踪回馈,逐一确认,不可草率,对于未回馈信息的情况,看事情紧急与否,进行电话或者通知,或者和其他人联系核对,接到助念现场总负责人结束回向的时间的通知时候,也向各助念小组发送回向信息,及时参加回向,平时要多练习编写信息,以便助念时文字快速简练,表达准确迅速到位。
《大乘悲分陀利经》云:我为一一众生故,步涉多百千由旬多种种若干句义文字方便变化,忍此疲倦,终至置于涅槃。
信息员要熟悉地区的交通路线,掌握各种地区的名称,包括它的语言、土语,我们怎么样让它方便地变化出来,理解到了有的时候语言可能产生不便,但是我们要懂地方话是什么意思,他那地方语言的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都要掌握好,便于更大地去利益众生,如果信息员能听懂多方语言更好,至少要听懂本地的方言,不可以随便编写发送信息内容,对所发送的信息我们要用因果责任确保信息无误,这以上还有一件事,这件事也是信息发错的事,给造成的一个小麻烦,这个信息员比较马虎,他把这个小区的助念地点给写错了一个字,变成另一个小区了,助念团的人接到电话没有耽误时间,就一下子开到另一个小区去了,开到另一个小区的时候就从那小区找那地点,就找不着,说已经到这个小区了,就转,转了好多圈,没找到之后你倒是给信息员打个电话,他也没有打电话,就不停地问这个小区有没有这个地方,有没有这个楼,说没有这个地方,也没有这个楼,最后别人说再打个电话问一下,最后一打电话一咨询,给发错地点了,就是这一个小区的给发到那个小区了,他们又重新开着车,又赶到另一个小区,好在这个人还没有事,虚惊一场,过后这几个人再做总结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件乐趣的事,回来这个人就问,你开着什么车去的,他说我开着奥迪车,我们四个人过去的,转了几圈,他说转了有三四圈儿,你这是开奥迪,你可能转了四圈儿,你要是开奥拓你就转两圈儿,我一想他这也有道理,奥迪标志正好是四个圈儿。所以我们明白这个的时候,我们在助念信息岗位上时,一定要小心,做事情就会更主动。
那么我们再看看第五个环节,助念小组长,负责人的责任和注意事项,也跟大家介绍一下。助念小组长这个岗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助念团的发展规模会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多,随着发心的人参加越来越多,它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影响,就是一种场造成的,人员多起来,助念的地区和跨度就比较大,有时会在同一时间段里可能会有很多相关助念的前期关怀,或者是助念的任务同时产生,这时就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所以为了便于学习和管理,按一定条件进行组合,选一个适合的人去负责,这个人分析一些事比较明朗,能合理安排不乱,这个负责人就叫助念团的小组长,根据地区团队的情况,按时间段去分组,按区域去分组,这样比较方便一点,不混乱,那么负责的小组长接到信息后,要及时的与助念现场的总负责人保持联系,同时互动组员提醒大家做好准备,带上物品,尽快赶到助念现场。小组长到了现场之后,将手机调成静音,保持手机开机,合理地调整现场的组员,同时提醒组员进入助念现场,关闭手机或调成静音。为什么助念小组长要调成静音不关机呢?因为他怕耽误和其他小组的对接,所以他是静音状态,静音状态的时候是不出声音的,便于看一些文字,但是不能带到助念室里去,是放在外面的,保持着信息到时他能看,关闭手机或者调成静音,然后在助念现场里有外护现场和內护现场,进入到內护现场的人就是要止语了,还要穿一些不带铁钉的鞋子,着装要得体,不要穿袒胸露背的服装,凡是助念人员一定要穿上海青,行走坐卧不失威仪,若人员不足或需要物品,与相关负责人沟通,就是外护,统筹安排,学会善巧方便,应机、应人、应事,适当地处理。
《维摩经义疏》言:要须方便诱引,令物得悟,此辨适机之妙,胜于实智。
所以说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应机,要方便,要给亡者最大的利益和保障,环境上也要做一个充分的合理性的安排,按现场总负责人的要求,安排排班人员合理地协调组员,新老团员搭配,比如年轻的强壮者多排夜班,年老体弱的多排白班,现场关怀组员的心态思想要在助念前期心理准备上就应该提前调
18
整好,叫人就提前念佛,就进入到念佛的状态,清众你只管念佛,就是把住着你对佛号这种信心,你这个愿力先坚定,保持着现场的统一,让一句佛号贯穿到底,开示人员在观察需要开示的时候要当机准确地应机开示,要做到言简意赅,长的法理把它变成浓缩的,浓缩的变成精短的,对机的,一下子把他的心智打开,叫他生起信心来,这是目的,让他全体仰靠阿弥陀佛慈悲愿力,让他尽命交心,确立往生的信愿,助念小组长要及时地提前检查助念常备的一些物品是否齐全,比如说引磬、佛像、木鱼、香、各种表格或者是测温器、避蚊的纱罩、夏天的时候一些换衣服用的剪刀、或者是处理起搏器用的磁铁、换衣服时候用的口罩、手套、毛巾等,以便及时补充备用,那就更大地为了众生法身慧命的利益我们去做着想,这样世间和出世间都做得非常圆满,在每个细节和环节上都做到了细心,不疏忽每一个细节,助念团本身就是对自己这样去一做,就是一种特别人性化的关怀。它为什么要用纱罩呢?我们自己几年前曾经设计过一个非常合理的纱罩,临命终人就怕一些蚊蝇落在他的脸上,因为他的身体坏的时候会发出一种亡者的气味,尸气味道,尸气味道特别容易招蚊虫,从他身上爬,他自己很痒很痛苦,特别是一些蚊子叮咬他,一旦落在他身上,如果是他正恰到临命终时怎么办呢?你说我们是轰是不轰,所以出于这个考虑,我们做了一个特别的纱罩,正好从脚底下是一个抽动型的,正好打开把那人罩上,旁边有一个帘,是一个透明的罩儿,他也能看到佛像,他还不耽误看到我们,等他不行的时候,咽气的时候,我们开完示,把它巧妙的合上。蚊子苍蝇还不碰他,这样特别人性化也合理,这样最大程度就解决了问题,另外比如带着磁铁,磁铁是干什么的,比如这个人心脏有起搏器,起搏器里是电池,它是自动的,比如说人一咽气了,那起搏器还在体内噔噔给你打,那就产生痛苦了,那怎么处理呢,就弄一块儿磁铁,这个磁铁是有一个架儿,正好对着起搏器两公分距离,往上一放,起搏器就停止了,这样不会对亡者造成伤害,这样体现得特别人性,这也是给我们修行慈悲,一个慈悲心的落实,这样特别保护亡者,比如亡者咽气了,里头还有一个机器,从你心里头咚咚咚咚,你说他四大假合分散的时候就已经够痛苦的了,再来个起搏器跟着助缘,是不是更痛苦,这时候要先给他减低痛苦,先叫它停止下来,磁铁放上去它立即就会停止,再有一个假如带着起搏器的人尽可量不要提前给他烧了,世间人可能不懂,假如你提前给烧了,神识还没有出体,带着起搏器经过火一烧,那起搏器从里就爆了,咣一下子就爆炸了,你想那多痛苦,所以都要想到了。口罩、手套、毛巾是干什么用的呢?就是为了方便我们给处理一下,帮忙给亡者换一下衣服,我们提前戴着口罩。有的时候疾病现象引起比如肿瘤腹水,他会流一些身体里头流露出外溢的一种食物的残留和破损的内脏的一些不干净污秽的东西,所以说我们提前戴上口罩,戴上手套比较好,以免气味冲到你这儿你也难受,会产生一种厌恼感,这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保持你心里总是那么平静地来完成这件事。从一点点小事上,我们都要给他考虑到了,所以我们在助念过程当中要及时记录一些不正确或者不完善的方面的事情,助念结束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或者总结,制定出相关解决的办法,避免日后再次发生,那么我们这样也提高自己的助念质量,带领组员建立起和合共修的小组,是组长应该做的,从助念当中去体会因果这种观照,亡者各个现象的表现,有的是在生前所造过的业,或者无始劫所造过的业,在临终现场有时会变现得很详细,比如杀生的人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正是因果考验的时候,正是也教育我们自己的时候,反观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没有那个共业,你也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了,我们借着他来看我们自己,所以内心里有个因果责任的观照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人性的善根,就会观照出来,就会体悟到那种向善,日后对自己修学也是个帮助,我赶上一个钓鱼的人,这个钓鱼的人我们怎么劝他他不听,临终时候,他就跟那鱼一样吐着泡,他经常钓鱼,他突然间临终时,自己的嘴两侧就开始溃烂,最后都是窟窿,就跟鱼钩钩的一样。我过去曾赶上一个做鱼馆儿的人,他自己也不知道用什么一种配料,做那鱼非常好吃,世间人都上他那儿吃去,每一天排着队吃,最后他死的时候,身体突然间爆裂,就好像熘鱼片一样,一片儿一片儿的,我还想给他照个相,他家里人说,师父你别照了,他都成这样了,你还照个相,我想照个相也是教育别人,但是家属要争取人家的权利,你照相照不好还侵犯人家肖像权,最后我就没有把这个相照下来,但是他是从头到尾都是口儿,我就想到了他做鱼片儿的果报,所以是这里头形形色色不同的果报,它都体现出来。另一个,一个妇女她在生活上跟她自己的丈夫不合拍,她自己从外面就可能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我在此也劝告一下,妇女一定要家庭过日子,要讲究妇道,不讲究妇道的时候,是真的有因果责任的,背叛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我赶上了一个,最后临终的时候,她就喊闹,我们就听着她喊的是什么,说你不要找我,不要找我,我的孩子和老公还在这了,她自己就说出来了,后来我们念佛完了之后她说,就是她从外胡搞的这些人,现前了,要找她,她家人都震惊了,但是我们念佛给她醒过来,她说这是怎么回事儿,她
19
自己都不知道,就跟经文写的一样,怨亲就会利用你的业境就会变现出你平常所做的业感,临终就引诱你,就下去了,亏得她是有福报的,我们给念佛,把这个境界给她破掉了,不破掉呢,她是不是随着就去了,最后生起了惭愧心,念佛走了。所以说这临终现场因果的观照很是教育我们的,这是因果不虚的,现代人都不信因果,临终助念现场就是一个最好的因果教育现场,杀生的,偷盗的,邪淫的,喝酒的,包括一些喝酒的,临死的时候还说,都是酒,还到酒里头去,临死了还都是酒坛子,你说这种业感迫使他就进去了,我们在现场去关怀别人的时候,同时不也是观照自己吗,所以更加要知道人身的难得,佛法的难闻,更加珍惜这一期的生命,更加尊重自己的佛性己灵,要对得起父母养身之恩,更要知道佛的恩更浩大,知道阿弥陀佛那么慈悲地不舍每一个人,就是这样罪苦的众生,到时候都能给他唤醒,醒过来之后,那真是忏悔至极,痛哭满面,最后都是跟着念佛安然而逝,都这样的佛都没放弃他们,那我们从中是不是能体会阿弥陀佛愿力的真实不虚,摄取众生不舍,是不是更能体会这声名号实相威神的不可思议。这是法理的落实,这是修行,这最适合我们,使我们放逸的心不敢再放逸,就能提起来这种信愿,它不是虚拟的,它是真实的,借着这件事就练我们的心,就让我们知道佛跟我们的心真是同体相依并存的,这个愿就在我们心里,只要我们的愿起来,就跟我们愿在一起来相应了,我们要感啊,感佛愿,所以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把每一个环节都变成修法的环节,那么就是关怀自己,所以才能真正去恭敬三宝,去感佛恩,再念这种佛的时候,就不是泛泛的,他就能摄住心去念,做一些事就能相互关怀,理解包容,在共修的时候,小组长就会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他就能场外学习,场内去落实,就能按照要求,做到统一理念,统一心态,统一行为,建立净土情怀,平常还要定期进行法理学习,还要进行实际培训,学习一些法器敲打,怎么换座换位,不要走动叫它乱响,桌椅板凳我们坐的时候怎么去换,以免到现场去混乱,就从现场外面就提前练好,其实这都是利益众生所做的,发心的问题。助念小组长在团长的带领下负责本组助念人员的编制,完善老团员带新团员的模式,使小组保持特别良性化的学习和共修,同时还要做一些生命的前期关怀和互动,如果你生命关怀前期你做不好,你就没有沟通,助念的困难度就会加大,如果你前期关怀了,你跟临命终人提前进行了法理上的交流,对助念配合也比较方便,也知道家属是什么样的情况,就熟悉了,就也知道亡者什么样的情况,他对你也熟悉了,这样双方都在默契熟悉当中进行配合,平时还要关心小组的成员的身体、心理、精神状况,为什么这样呢,以法去安他们心,去保持着长远的一种发心,这样会更好地在一起同道,投入到助念的发心上,比如说其它有的团队做得非常好,他们都变成什么样了,全家都是成员,全家成员平常在一起念经念佛,做这些事,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大家还做一个法语上的祝愿,或生日上做一个法语上的祝愿,祝愿他健康,勇猛精进,用法来进行沟通,这样发展非常合理,如遇到自己团队里的家属和团员有一些困难,大家一起还有一个帮助,比如说有个小孩没人看,但是这个居士特别发心,怎么办,就让岁数大的,助念出不来的就帮着她照看小孩,让这个年轻的出来做发心的事,这样正好做个互补,老人从那儿看着小孩就当去念佛了,年轻的把发心也正好做好了,这样安排的时间安排的事情都非常合理的如法的,这样体现了一个小组的关怀核心力,更能鼓励大家去发心。
《法句经》云:常以慈爱下,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 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动力。
《菩提行经》云:若敬爱于他,以德而称赞,他德既称赞,乃是自敬爱,当法菩提心,为一切有情,令得诸快乐。
所以我们看到发菩提心的人,我们就赞叹他,称赞他,其实就如同敬爱我们自己一样,其实一个最大的供养就是一个菩提心的供养,你去赞叹他的菩提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也要发这种菩提心,就是以身奉法,我们在这里面要去除的一个观念就是不要搞人情世故,要依法安道,我们可以借助世间的法,但是要把它用在出世的事情上,最大程度地去利益众生。
第六个环节是分管助念的副团长的责任制。分管助念的副团长主要是负责助念团助念的全面工作,分管助念的副团长接到助念信息后,了解现场实际的情况,同时要互动助念小组,并通知各个助念小组,负责人要带齐助念所需的物品,前面已讲了小组长,已经讲过物品了,副团长就是起提醒作用,还有一些相关注意的事项,在第一时间赶到助念现场,快速安排助念人员到岗,进行急救式助念。第一如果同时接到多个助念任务,分管助念的副团长要协调各助念小组助念事宜,要安排调配各助念小组以及车辆人员,或者哪个小组补充人员的不足,加以人员的调整,使用物品的安排在助念当中进行小组合理化的分配和互动,要保证每一个助念现场都要安排一名骨干人员做现场总负责人,确保同时完成多项助念任务,这个事情我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