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概论 课件汇总
以创造社的成员为主的“自我小说”派,重要的作家作品有: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郁达夫的《沉沦》、陶晶孙的《音乐会小曲》等等。
30年代初的“新感觉派”,中国最早出现的 “现代派”文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穆时英的《南北极》、施蛰存的《将军底头》等等。
30年代还有“社会小说流派”,以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为代表,主要作家作品有:吴组湘的《一千八百担》、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艾芜的《南行记》等。
在现代文学史上,还有一个名声很大并引起过激烈争论的文学流派——“京派”。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沈从文的《边城》、萧乾的《篱下》等等。 6、流派的意义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流派对创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一个文学流派不仅以自己的创作显示了其风格,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而且,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竞争,也为文学创作带来了多样多元的繁荣格局。
文学流派是促成文学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积极因素。
第二节 文学思潮
1、相关定义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里说:“ 凡‘ 思’非皆能成‘ 潮’ , 能成‘ 潮’ 者, 则其‘ 思’ 必有相当之价值, 而又适合于其时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 思潮’ , 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辞海》 “文艺思潮”的定义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在文艺上形成的一种思想潮流。一种文艺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总要同旧的文学思潮发生尖锐的斗争;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文艺思潮的发展是阶级斗争在文艺上的反应。” 卢铁澎在《文学思潮正名》 中的定义:
“文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活动系统中受某种文学规范体系所支配的群体性思想趋向。”
朱德发教授在《中国新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关系论》的 定义: “文学思想、文学观念及其创作倾向所聚集的一种文学潮流, 它虽然是文学家们所思所想的思维成果, 但却体现于文学运动形态、文学理论形态和文学创作形态, 并常常以美学原则、创作方法或文学精神给文学运动的开展、文学创作的取向或文学群体的结成以有力的规范与指导。”
文学思潮: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在文学领域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思潮往往会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学文化运动。 2、文学思潮形成的原因
内在原因(影响思潮形成的文学本身的原因):受某种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文学观念的影响。
外在原因(影响文学思潮形成的文学之外的原因):
特定时期的社会变动、政治经济变革、某种社会思潮、文化思潮或哲学思潮,等等。 3、文学思潮的特点:
?文学思潮和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有着密切联系。
?文学思潮常常表现为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文学思潮不是单纯的思想形态的东西。 ?文学思潮以一定的文学思想为基础。 ?文学思潮必定带来创作和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文学的思潮和形态类型
二、文学形态类型的风格特征 文学类型是文学形态类型的简称,是按照文学在表现形态上的风格特征对文学所作的一种概括和区分。 文学类型比较: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文学类型比较: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杜甫的诗是客观的写实形态 李白的诗是主观的表现形态 闻一多的诗是隐喻式的象征形态
在文学中常常可以遇到的三种基本表现形态
二、文学形态类型的风格特征
1、文学类型的划分
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在《艺术理论》中说:
艺术类型研究面对着种类与风格两大问题的领域。
艺术种类是根据作品的结构因素相关的客观标志而区分、归类的类型;艺术风格是以创作的活动方向有关的主观的标志为准则而设定的类型。
对文学种类的类型研究即文体研究、体裁研究。简称文学种类研究。
对文学风格类型的研究即文学的表现形态或风格类型的研究。简称文学类型研究。
文 学 分 类 从结构形式上分类 文学种类类型 小说 诗歌 剧本 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格律诗、自由诗?? 多幕剧、独幕剧?? 古典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象派?? 从表现形态上分类 文学风格类型 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 2、文学类型的形成 竹内敏雄指出:
风格按其作为类型的本义,是创作者精神活动的趋向在作品形态上的体现,虽然离开作品也无法把握它,但规定它的根据却在于创作主体的精神的特殊性乃至个性的人格的统一。
强调两个要素:表现形态和文学精神
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态,取决于作家的艺术理想、文学观念、审美追求,即所谓的“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是一个作家根据他对文学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所形成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主要包括文学观念和与之相关的创作准则。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的比喻
有些作家认为,艺术即模仿,多少像一面镜子。??它在客观上使人将兴趣集中于作品的题材及其在现实中的种种原型之上??并促使人们潜心追求艺术的“真谛”,追求艺术与其应当反映的事物之间的某种一致性。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P47 艾布拉姆斯说:
浪漫主义作家也很喜欢以灯之发光来比喻心灵的感知活动。 心灵在感知时把生命和热情倾注进它所领悟的世界,??从而将冰冷的无生命世界改造成一个与人的生命共存的温馨世界,并通过同一种活动把平白的事实转变为诗歌。
许多浪漫主义批评家都认为,心灵是投射性的、创造性的,他们的艺术理论也属于表现论和创造论??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P86、99
由艺术(文学)精神及其表现形态所规定的文学风格类型。 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类型。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文学与生活:
法国社会将写它的历史,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文学: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
文学的表现形态:像现实生活本身一样 小说《高老头》对伏盖公寓的描写:
公寓侧面靠街,前面靠小花园,屋子跟圣·日内维新街成直角。屋子正面和小园之间有条微凹的小石子路,大约宽两公尺;前面有一条平行的砂子铺的小路,两旁有风吕草,夹竹桃和石榴树,种在蓝白二色的大陶盆内。小路靠街的一头有扇小门,上面钉着一块招牌,写着:伏盖宿舍;下面还有一行:本店兼包客饭,男女宾客,一律欢迎??
法国作家雨果说: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戏剧是一面反映自然的镜子。不过,如果这面镜子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一个刻板的平面镜,那么它只能映照出事物暗淡、平面、忠实但却毫无光彩的形象;??经过这样简单的映照,事物的颜色和光彩就会失去多少。戏剧应该是一面集中的镜子,它不仅不减弱原来的颜色和光彩,而且把它们集中起来、凝聚起来,把微光化为光明,把光明化为火光。
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则是另一种形象: 巴黎圣母院特别是这种变异的一个奇特样品。这座可敬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个侧面、每块石头,都不仅是我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艺术史的一页。??一方面,小红门几乎达到了十五世纪哥特艺术的精美极限,另一方面,中堂的柱子由于粗壮沉重,却使人回溯到加洛林时代的圣日耳曼-德-普瑞教堂。小红门和中堂的那些柱子之间大概相距六百年??
文学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与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表现类型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和文学流派对表现类型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一、文学的思潮与流派
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是创作群体造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过来,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又会对创作的群体形成巨大的影响。思潮和流派,相当于个人文学创作的语境。
文学表现形态在文学活动的初始阶段就已见端倪。但各种形态类型的形成却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文艺创造的革新和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演变,是促成各种表现形态形成的原因。这个历史过程体现了文学表现形态形成、发展的常态。 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以运动的方式,通过文学思想的张扬和卓有成效的创作,使各种文学表现形态的风格特征得以充分显示。
思潮和流派对文学表现类型的形成起着更积极更明显的作用。这个历史过程构成了文学表现类型形成的革命时期。
二、文学形态类型的风格特征
3、不同文学类型的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主导性思潮是古典主义,它最早兴起于法国,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纲领的文学思潮。
社会背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的妥协。 哲学基础:理性主义构其思想基础。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崇尚理性,排斥感性经验;
遵从古代传统,以古希腊、古罗马文艺为楷模。虽然崇尚古代传统,但是从根子上还是重视现实的,不失现实主义精神。
古典主义文学往往把传统与现代结合为一体,借助于历史题材,反映现实问题。 形成古典主义文学特有的、很奇特的面貌:将写实性与传统规范或模式揉为一体。 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 崇高 典雅
崇尚理性,节制情感
不注重个人的思想感情的自我表现,强调表现一般性、永恒的理念。 强调题材得体,讲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和艺术表现的严格规范。 要求构思严密,布局协调。 浪漫主义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取代了古典主义的地位,形成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一次革命。
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觉醒、民族解放运动。 思想资源:
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憧憬理想乐土、高扬主观热情、崇尚天才、灵感、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
法国作家卢梭、夏朵勃里昂、雨果,英国作家华兹华斯、拜伦、雪莱,德国作家诺瓦里斯、海涅等,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代表 。
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之后,批判现实主义逐渐取代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
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地暴露出来,强烈的物质欲求对理想和精神价值的破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