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章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
课题 课时类型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新课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2.了解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将学生的认识从宏观的物质引向微观结构中的粒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介绍道尔顿的原子论对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了解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教学重点 教学 要点 教学难点 否可“分”。 教学准备 课件 设教学过程 计意否可“分”。 了解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
图 一、分子的构成 师:你能用模型的方式来表示它们的过程吗? 学生讨论完成 【水的汽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 微观模型: 本质: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水电解变化过程模型: 【问】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后回答 生:…… 【归纳】: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 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小结】分子、原子及其主要区别 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 师: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一些内容后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思考如下问题 【思考】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也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 生回答 【解析】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液态水变成冰时,此时水分子不变,水的化学性质就不变,但水的状态已变(即物理性质已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