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期末真题答案
C.班团队活动 D.班主任工作
( )77.当学生道德观念不断得到加强,并相应地产生道德体验时,就会变为 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信念 ( )78.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结合,就成了 A.道德品质 B.道德情操 C.道德信念 D.道德行为
( )79.“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凯洛夫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 )80.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_______,孟子就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A.榜样 B.修养 C.陶冶 D.实际锻炼 ( )81.利用校园文化去影响学生,这种方法属于
A.榜样 B.修养 C.陶冶 D.参观 ( )82.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培养和组织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 )83、汇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中庸》 D、《论语》
( )84、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作者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 )85、提出著名的“从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 )86.苏联在1939年出版了以________为主编的《教育学》,这本教育学对苏联和我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A.苏霍姆林斯基 B.凯洛夫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 )87.“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体因素
( )88.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动能动性 ( )89.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 )90.__________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通称“六三三制”。
A.1903 B.1904 C.1922 D.1928
( )91.“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
A.布鲁纳课程结构论的思想 B.杜威儿童中心主心的核心 C.赞可夫教学论的观点 D.赫尔巴特教学论的思想
( )92.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 )9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 )9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
A.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斗争 B.教师的正面教育
C.生活中的交往 D.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
( )95.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
A.社会活动能力 B.自我教育能力 C.道德认识 D.道德意志 ( )96.“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A.凯洛夫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可夫
( )97.“师者,人之楷模”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永恒性
( )98.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A.科学取向 B.实践取向 C.规范取向 D.人文取向
( )99.“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指出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 )100. 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 )101. 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
A.音乐 B.体育 C.美术 D.雕塑
( )102. 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便利性原则 C.简明性原则 D.自然适应性原则 ( )103.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不包括 ...
A.“从做中学” B.“生活即教育” C.“学校即社会” D.“教育即生长” ( )10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经济 B.文化 C.科技 D.政治
( )105. 在我国新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 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 )106. 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的中国近代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 )107. 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C.“开其意”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 )108. 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
A.道尔顿制 B.葛雷制 C.昆西制 D.文纳特卡制 ( )109. 德育过程中“犯错不自觉”的矛盾属于
A.认识性质的矛盾 B.能力性质的矛盾 C.思想性质的矛盾 D.其他性质的矛盾
( )110.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