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作者:苏勉萍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9年第06期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各个高校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将来可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53-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了目前高校学生沟通交流、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完全改变了当前高校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同时也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属于一项挑战,也属于一项机遇,高校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寻求、探索一条新的教学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高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1 互联网的开放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难度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完全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高校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但是当前很多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每天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浏览网络上的图片、文字,不认识的人之间也可以沟通、交流,甚至是全球范围内都可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状态。以上情况都会影响高效学生的思想,很多学生都成为了“哈韩族”“哈日族”,缺乏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这种开放性的信息传播形态,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2 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完全会受到互联网用户隐蔽性的影响
信息技术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快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同时互联网用户具备较强的隐蔽性,他们的言论是绝对自由的,这些都让不法份子有了恶意传播不良信息的手段与欲望,最终出现肆意散播网络谣言的问题,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生活都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会受到移动互联网平台丰富性的影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