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五等值线图与示意图含解析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废料 C.能源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解题思路] 第(1)题,图示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第(2)题,读图可知,在自动处理系统中,对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后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并产生一定的废渣,故工艺流程“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正确;图中显示,废渣是该工艺流程中生产沼气后的残留物,是该系统中的最终产物;读图可知,厨余垃圾分拣后,部分可以用于提取生物油脂,进而加工成为工业油脂,并产生一定的有机渣;读图可知,提取生物油脂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
[答案] (1)B (2)C
B.原料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方法步骤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
用关联图考查的地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四季的产生、大气的热力作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与结果、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如变式1)、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转换、人类活动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2)某一国家或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气候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等。
(3)某一企业、公司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络图等(如变式3)。某一区域以某种农业产品为原料发展大农业,进行深加工,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如变式2)。
(4)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治理措施,如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治理,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区域性。
(5)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治理措施,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
(6)用关联图来表现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粮食问题、贫困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其实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关联图的各构成部分都有对应的因果关系,析图的关键在于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的文字表述与关联图的互译,透析各部分的成图原理及因果推理,让整图“动”起来。
变式 1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关联图
(2019·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台湾东部的太鲁阁峡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
理岩峡谷。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⑤代表各类岩石及岩浆。据此完成1~2题。
1.按成因分,太鲁阁山体岩石属于( ) A.① C.③ 答案 C
解析 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读图可知,①来自地幔,故①为岩浆;岩浆侵入或喷出,经冷凝作用生成岩浆岩,故②和⑤为岩浆岩;沉积物经过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故④为沉积岩;则③为变质岩。据材料信息“太鲁阁峡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理岩峡谷”可知,组成太鲁阁山体的岩石为大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C项正确。
2.太鲁阁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C.板块张裂 答案 A
解析 峡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变式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图
下图是我国某地毛竹经济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B.风化作用 D.风力侵蚀 B.② D.④
1.M处可能是( ) A.竹材造纸厂 C.动物饲料厂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手工厂、笋制品厂等的下脚料为M处提供原料,所以M处可能是动物饲料厂。
2.该产业链( )
①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可能位于黑龙江省 ③可增强土壤肥力 ④无“三废”排出
A.①②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该地产业以毛竹为原料,毛竹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所以该地不可能在黑龙江省;该产业链仍然有废水、竹叶废渣等废弃物排出。
变式 3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图
(2019·湖南名校阶段性测评)包头市石拐区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大青山西段,地处呼包鄂金三角中心地带,区域面积为761平方千米。石拐工业园区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依托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构建了煤炭—电力及硅、镁、铜等基础材料—合金材料加工基地,不断促进产业规模化、多元化、链条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读石拐工业园区产业链模式图,完成1~3题。
B.①③ D.③④ B.竹纤维提取厂 D.动物养殖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