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课题研究任务书 - 图文
鸭式”教学问题。 3、如果促进学生有效习得和掌握物理问题。 4、如何激发和保持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问题。 5、课堂上物理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灌输者,还是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本课题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即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多是物理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 2、本课题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3、本课题有助于将传统的技能训练为主的初中课程教学改变为学习文化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知识,并提供有效的物理学习环境,进而满足学习者多层次、全方位物理学科能力的建构。
9
对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包括主持人及参加人员水平分析、资料占有情况及其其他有利条件)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课题组是由来自市、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物理组成员的优化组合,其核心成员(高志文、张润林、罗晓章)曾多次主持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和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并都具有十五年以上丰富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和坚实的专业知识。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课题主持人200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研修班进修期间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过较系统的研究,已收集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的部分领域进行了探索,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思路清晰,并在物理教育教学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篇,获两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3、本课题研究人员水平分析 高志文: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双中实验学校校长。多次主持国家、省级教育研究课题,并在全国、省、市教研活动中获奖,出版教育专著三部。 张润林: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双流县“科技拔尖人才”,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副校长,原双流中学教科室主任,多次主持国家、省级教育研究课题。 腾 刚: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四川省第五届物理教师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双流县物理专职教研员,多次主持国家、省级教育研究课题。 罗晓章: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四川省第五届物理教师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热心教育科研,近5年来,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杨玉林:双流县学科带头人,双中实验学校物理教研组长,热心教育科研,多次在省、市教研活动中获奖。 秦 霞: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名优教师,年级备课组长,有着丰富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
10
特别是对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与设计有着独到的视角。 曾海燕: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名优教师,成都市物理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多次执教省、市公开课。 罗远军: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名优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多次执教省、市公开课。 陈有利:双中实验学校新进的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11
与本课题有关的近期主要研究成果 (应注明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或在什么场所合作交流,发表、出版、交流的时间及作者姓名)、 姓 名 高志文 成果名称 课程改革之我见 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论证与措施 成果形式 博士论文 研究报告 刊物名称 光明日报 全国重点中学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 四川省物理学会 课题 成都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四川省物理学会 课题 四川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教育科学论坛 时 间 2007年1月发表 2005年5月 张润林 物理学习策略的 形成与优化 交互式学习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 2002-2005年 课题研究 2001-2004年 罗晓章 初中物理STS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构建和实践初中物理STS教育 构建主义向度下的 初中物理教育评价 中学物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研究和学习的关系 课题研究 2003-2007年 研究报告 2007年5月 论文 2006年8月发表 2005年9月发表 2005年5月 2002年2月发表 2004年6月 论文 物理教学探讨 论文 论文 论文 物理教师 四川省教育教学 成都市物理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杨玉林 秦 霞 曾海燕 让素质教育进入物理课堂 重视物理实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对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解读和教学构建 论文 成都市物理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5年8月 罗远军 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促进物理教学 论文 成都市物理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成都市物理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5年8月 陈有利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景教学设计 论文 2005年8月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