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31:52

2.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1)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2)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以防液体飞溅。

(3)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时,要注意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出时及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注意不能让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1)常见的萃取剂:①苯、汽油(或煤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②CCl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2)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故酒精一般不作萃取剂。

(3)Cl2、Br2、I2的性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汽油、煤油、CCl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三、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H OH CO 证明有CO3 SO 证明有SO4 Cl 产生,证明有Cl

通常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BaSO4和AgCl。

知识点1 蒸馏

【例题1】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2-2-42-2-3-+操作、现象及结论 向待测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酸性,有H 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碱性,有OH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然后加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待测液中加入几滴稀硝酸,无现象,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5

(1)图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物质 乙二醇(C2H6O2) 丙三醇(C3H8O3) 熔点 ℃-11.5 17.9 沸点 ℃198 290 错误! 1.11 1.26 溶解性 易溶于水和乙醇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 A.蒸馏法

B.萃取法 D.分液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____。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

6

解析: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附近,图中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太深了;冷却水的方向应该和出气的方向相反,冷却水进出口方向标反了。蒸馏时还要加入少量的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4)“材料一”中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采用在热水中溶解、降温,纯碱则析出,然后过滤,氯化钠留在水溶液中。即采用“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材料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溶解且都易溶于水,又因为它们的沸点差别很大,所以,加热时乙二醇首先汽化,然后冷却乙二醇蒸气得到乙二醇液体,丙三醇留在烧瓶中,即采用蒸馏法分离。

答案:(1)①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太深了 ②冷却水进口、出口方向标反了 (2)蒸馏烧瓶 冷凝管

(3)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液体暴沸 (4)C A

点拨: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相互溶解的液体且沸点差别很大的用蒸馏法;溶解度差别大的物质采用“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知识点2 萃取和分液

【例题2】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A→____→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萃取、分液的操作步骤,即检漏―→装液―→振荡―→静置―→放液(先下后上)。萃取时要注意两点:第一是两种溶剂不能互溶;第二是溶质在这两种溶剂中溶解度要相差很大。

答案: (1)C B D H

(2)应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E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3)CCl4与水不互溶,并且碘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很多

(4)不能 酒精和水可以互溶,碘溶于酒精中所形成的酒精溶液与水无法分液 点拨:解此类题的关键:一是要把握好萃取操作的方法及为什么这么操作;二是要理解萃取的原理。只有掌握了有关物质的性质、有关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注意事项,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分液时上层液体只能从上口倒出,因此,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以免混入下层液体;萃取时往往只考虑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要相差很大,而对两种溶剂不能互溶最容易忽视,致使溶质溶在溶剂中无法分液。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2.(2012·广西东兴中学月考)下有三组混合物:①氯化钠和水;②硫酸钡和水;③煤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1)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2)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以防液体飞溅。 (3)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时,要注意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出时及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注意不能让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1)常见的萃取剂:①苯、汽油(或煤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②CCl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2)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故酒精一般不作萃取剂。 (3)Cl2、Br2、I2的性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汽油、煤油、CCl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三、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H OH CO 证明有CO3 SO 证明有SO4 Cl 产生,证明有Cl 通常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BaSO4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