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试卷18份合集)四川省成都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卷18份合集)四川省成都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0:45:40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创制”的含义是( )

A.推行王位世袭制 C.确立世卿世禄制

B.实行宗法分封制 D.实施中央集权制

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

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3.法国学者费奈隆在提到雅典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全体雅典民众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B.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C.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D.雅典民主体现了人民主权

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

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不具有普适性 D.具有借鉴意义

5.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

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B.武昌首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D.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6.1939年,清华大学某学者考察了苏联的莫斯科、伏尔加河流域、顿河区、南北高加索、黑海、乌克兰等地,他回国

后写的《苏联纪行》在大后方引起巨大反响。书中说:“要在建国的题目上求一个榜样,当以苏联比较最相近了”。当时中国得出这一结论的出发点是( )

A.推进国防现代化以抵抗日本侵略 B.认为工业化建设有助于有助于改善民生 C.十月革命为落后国家指明了方向 D.苏联在反法西斯联盟中地位重要

7.“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

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所反映出的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B.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即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C.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D.推动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8.《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

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9.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

影响。”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意图是( ) A.扭转与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 C.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B.促使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0.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

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分歧严重 D.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11.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州祁门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

时间 契约张数 使用通货的类别和次数 宝钞27、布12、稻谷1、银1 布31、稻谷3、银89 B.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

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5) 42 正统至弘治年间(1436—1505) 123 A.货币经济发展尚未成熟

C.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 D.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

12.“家中天使”是指维多利亚时代(1819—1901)的中产阶级妇女在家照顾子女,让在外辛劳工作的丈夫回家后可以

得到温暖。英国诗人巴特摩尔发表的《家中天使》一诗,就颂赞了自己的妻子。这种家庭价值观的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欧洲启蒙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13.“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

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

B.工业革命

D.女权运动开展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14.光绪年间,江南商埠繁盛,运河轮舶通航,农民在秋收完毕时“相率南下,麇集各埠,力食致饱,麦熟乃返,勤

朴者归有余资。”这反映的实质是( ) A.交通方式的改变 C.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中国社会产生崇洋风气

15.1926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这导致日本的“美

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吴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严重阻碍 C.民国法制严重不健全

B.民族资本的竞争激烈 D.商战思潮的影响深远

16. 据统计,1949~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

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5倍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地改革过程的曲折性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B.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D.说明农村城镇化的效果显著

17.“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

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感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18.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

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 A.自由放任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D.仿效计划经济

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

19.“据统计在当代发达国家中,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并最终超

过蓝领工人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50%~6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经济的发展 C.福利国家的建立

B.社会结构的变化 D.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0.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

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该评价反映的问题不包括( ) A.苏联社会出现新的贫困群体 B.苏联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

C.苏联用于经济建设的投资过大 D.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蕴含着社会危机

21. 观察漫画,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合理主题是

A.两极格局彻底崩溃

B.美国追求单极世界

C.狭隘民族主义泛滥 D.全球化趋势的困惑

22.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

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 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A.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 C.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

B.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人中国 D.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

2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

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24.“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既伟大又阴暗的时期……许多有进取心的个人主义者对犯罪事件的频发、重现的社会问题等

熟视无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靡一时。”这一评价( ) A.注重了对史料的考据 C.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

25.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

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反对君主专制 C.主张社会契约

B.主张三权分立 D.提倡人民主权

26.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

“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

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创制”的含义是( ) A.推行王位世袭制 C.确立世卿世禄制 B.实行宗法分封制 D.实施中央集权制 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D.武力夺取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