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
鸾山中学2017年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
1.(2016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cm 0cm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当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
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
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若想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
烛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
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的眼镜的镜片是 ______ 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 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2、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楠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 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 。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__ 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的像性质相同。
(4)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整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
1
(5)、如果她将蜡烛移到图乙中35 cm刻度线处,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6)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眼睛应在什么位置朝着什么方向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答:
3、(2016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
螺母向 _______ 移动(选填“左”或“右”).
(2)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
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力计斜向左拉,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2 _____ F1(选填“>”、“=”或“<”,下同);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F3 _____ F1.
(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
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 ~ 2.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 N.
4. 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
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4所示,
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15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
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图14
A加水到标记 B.取出小石块 C. 将水加倒入杯中
图15
2
5、在测量定值电阻R0的阻值实验中: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6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__ __端(选填“A”或“B”).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 。 (4)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电压表的示数如图6乙所示,则R0的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 (5)小明把这一次实验测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结果,你认为合适吗?
答: ,理由是__因为一次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必须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能减小误差_。
(6)如果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则定值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小”或“偏大”).
6. 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该电路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符号为 ),S为单刀双掷开关,R0是阻值1000Ω的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 把开关S接到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b.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c.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
d. 把开关S接到b点,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直到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 。 (1) 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 (只填写序号);
(2) 在步骤d中,若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b)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 Ω (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代替法”)。
a S Rx R b A R0 (a) (b)
3
7、用图甲所示电路图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10Ω。
⑴用笔画线表示导线,选好电流表量程,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⑵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⑶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 是 。
A. 小灯泡短路 B. 小灯泡断路 C. 电流表接触不良 D. 电流表短路 ⑷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C”或“D”)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根据该组同学实验得到的I-U图像(图丁所示)信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8、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N,都无法与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原因 是 ( 可能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5)如果当蜡烛N与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N,在蜡烛N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M的像。
(6)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 (7)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 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 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 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
1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