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琵琶行练习(并序)(2)
参考答案: 1. 答案: B
解析: A项“整顿”,整理;“难为”由“难”和“为”两个词构成,其中“为”是介词。C项“颜色”,容貌。D项“突出”,冲击;“向前”,前面的,刚才的。这些都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其余几个词“平生”“私语”“明年”与现在基本一致。 2. 答案: B
解析: A项中“管弦”和D项中“丝竹”均代指音乐,C项中的“秋月春风”代指时光、岁月。 3. 答案: D
解析: D项中的“暂”:忽然,一下子。 4. 答案: D
解析: “行乐”:消遣,取乐,古今同义;“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古今同义。A项中“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泛指空间的一部分。“颜色”,古义:容貌;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B项中“因为”,古义:于是创作;今义:①介词,表示原因;②连词,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所以”,古义:用来,用它来;今义:连词,表结果。C项中“向来”,古义:原来;今义:一向,从来。“向前”,古义:刚才;今义:朝着前方。 5. 答案: D
解析: 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省略句。
6. 答案: 1.两个字声母相同 幽咽 两个字韵母相同 间关 2.C
3.(1)B (2)C (3)A (4)F (5)D (6)E 7. 答案: 1、C (滋生)
2、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像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3、“别时茫茫江浸月”用环境描写的手法烘托出秋夜送客时的感伤孤寂之情。“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用听众的反映及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的艺术感染力。 4、B “琵琶女依然保留着年少时的傲慢,对一般的邀请者不屑一顾”没有根据。 8. 答案: 1.C 2.A 3.B
解析: 3.状语后置,其余三句均为省略句
9. 答案: D
解析: D选项中的最后两句应该是写的哀景。 10. 答案: 1.:D(因,这里是“于是”的意思) 2.:B 3.:A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