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分类汇编 - 图文
100 90 80 100 90 80 温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时间/s A
甲
时间/s B
乙
时间/s C 时间/s D
(2015·黄冈)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2015·黄冈)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器材装配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______(①烧杯;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及石棉网)。
(2)图乙中读数的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___。
(3)图丙是正确实验后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填
“不变”或“升高”)。
(2015·黄石)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 B.初冬,田野里出现了霜;
C.家中,冰箱里冰盒中的水凝结成冰块; D.房里,敞口瓶中的花露水蒸发
(2015·武汉)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2015·娄底)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_____(选填“甲”或
“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温度计
温度计
热水
甲
乙
如图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 (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2015·北京)图3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2015·郴州)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21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
要说明。
(2015·东营)2015年5月8日,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局部地区出现罕见的五月飘雪景象。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A.凝同现象且吸热 B.凝同现象且放热 C.凝华现象且放热 D.凝华现象且吸热
(2015·泉州)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小姜的操作如图17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2)他改正错误后,继续完成实验。图18是他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温度保持 ,且需要 。
(3)小王实验时在烧杯上加盖纸片,如图17乙所示,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2015·厦门)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2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A.37.0℃ B.37.5℃ C.38.0℃ D.38.5℃
(2015·厦门)如图3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2015·厦门)图5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 D.c到d是熔化过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