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成为语文逆袭王-宗畅
结构,逻辑通顺的行文思路;内容,充分的、支持观点的事例;语言,丰富的修辞手法。每篇文章都一定要保证或多或少的做到了这几点,才能算完整。而只要你做到了这些,文章就是成立的,就保证了基础分,好坏就差在各部分的精彩程度不同而已。但是要做到精彩,又谈何容易呢?哪怕只有一点,也足够你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了。
从“可以”到“不错”再到“精彩”,这其间对作者要求的跨度是很大的。宽泛的归纳一下大概是这样:有人给你讲解了写作文的理论知识,你懂了,按照他说的写出来就是“可以”了;你自己找来了好多一流的文章和书籍,又好读书,又求甚解,知道什么是好文章了,开始渐渐向它们靠拢,写出来的就还“不错”;你持续而高强度的有计划训练自己,让自己笔耕不辍,总有一天会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我自认达不到“精彩”的级别,也做不到笔耕不辍,但高考的成功肯定跟那一阵子的“自我训练”脱不开干系。
你肯定要问,这不就是没有好方法吗?说实话,我当时确实没有好方法。我因为一个好友的关系,在高中阶段大概能够保持每天一万字到两万字的阅读量,而我对自己的训练也是在无计可施之下开始并坚持的,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但是如果是现在,我想也不是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对应以上提到的三个阶段,你其实可以这样来:找一个有经验的好老师,给你把作文的理论方法彻底的讲透;找来最管用的几本书和几篇文章的读书清单,照着它读,或者找读过的人给你讲,这个实施有难度,主要是因为每个人适合的读书清单是不同的,得了解你需求的人才能给你推荐,或者你
可以先试着广泛阅读,再从中挑选出来几本精读;最后,你可以从你精读的书中挑选出来一些“万能事例”,之后所有的作文训练都尽量用这些“万能事例”,变着法的用,套在各种立意之下,直到把这些“万能事例”掌握到无懈可击的地步。熟能生巧,节省出来的大量时间可以用在构思深刻的立意,或者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结构上,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你的文章创造了“精彩”的可能。
这样做的话,你的工作量应该可以减少不少。
总结下来,语文的题目就这四大类型:记忆类、理解类、语言表达类、作文。前三者都是有法可循的,即使单单凭借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分,当然前提是有决心并且坚持。即使是最后一项作文,有了良好的指导,也可以应付一场短暂的考试。而且,我们对汉语这项工具的了解时间之长、使用机会之频繁,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语文成绩的迅速提高,其实比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等更快、也更容易。如果你对高考的担忧,恰好是在语文成绩上,那你应该感到庆幸——你有一次无与伦比的机会,来打一场精彩的翻身仗。
以上就是我对语文学习和考试方法的一些自己的认识,有点啰嗦,也肯定是有个人的局限性。但是我只是想尽可能的真诚,把我的想法说出来,把我的一点经验跟大家分享。
希望能帮助到需要的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