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测试卷
命题人:长治 车志飞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碳酸钙的分解 2.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S(g)+O2(g)=SO2(g) △H1,S(s)+O2(g)=SO2(g) △H2;则:△H1>△H2
B.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则: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kJ/mol,则:含20gNaOH的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
D. CaCO3(s)=CaO(s)+CO2(g) △H>0,△S>0,则: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3.我国采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 “嫦娥一号” 卫星。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N2O4(g) △H=+8.7kJ/mol
N2H4(g)+O2(g)==N2(g)+2H2O(g) △H= -534kJ/mol 下列表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N2H4(g) + N2O4(g) = 3N2(g) + 4H2O(g) △H=–1076.7 kJ/mol B.N2H4(g) + 1/2N2O4(g) =3/2N2(g) + 2H2O(g) △H=–542.7 kJ/mol C.2N2H4(g) + N2O4(g) = 3N2(g) + 4H2O(g) △H=–542.7 kJ/mol D.2N2H4(g) + N2O4(g) = 3N2(g) + 4H2O(l) △H=–1059.3 kJ/mo 4.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 mL量筒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 5.在CH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
+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⑤⑥⑦ B.①④⑧ C.只有①④ D.只有⑦⑧
8.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 ( ) 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
C.强酸与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9.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Fe2++2H2O=Fe(OH)2+2H+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A.绿色变深 B.浅绿色变得更浅 C.变黄 D.无明显变化
10.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0.01 mol?L-1 B.0.017 mol?L-1 C.0.05 mol?L-1 D.0.50 mol?L-1
11.实验测得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值大于1,0.1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
--
c(H+)/c(OH)=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的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
----+++
A.c(B)>c(A)>c(OH)>c(H) B.c(A)>c(B)>c(H+)>c(OH)
----
C.c(B+)=c(A)>c(H+)=c(OH) D.c(B+)>c(A)>c(H+)>c(OH) 1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
A.NH4++2H2O NH3·H2O+H3O+
--
B.HCO3+ H2O H3O+ + CO32
-++-
C.HS+H=== H2S D.Cl2+H2O H+Cl+HClO
--
13.已知某温度下,Ka(HCN)= 6.2×10-10 mol·L1、Ka(HF)= 6.8×10-4 mol·L1、Ka(CH3COOH)= 1.8×10-5
-、--
mol·L1、Ka(HNO2)= 6.4×10-6mol·L1。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A.NaCN B.NaF C.CH3COONa D.NaNO2 14.某溶液中在25℃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O3离子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该溶液的pH一定是12 C.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片后,一定能生成氢气 D.若该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它一定是酸或碱
15. 在1 L密闭容器中,把1 mol A和1 mol B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 mol D,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0.4
B.A的转化率为40%
mol·Lˉ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
1
的措施是
A.加入NaOH B.加入盐酸 C.加水 D.升高温度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AgCl的Ksp=1.8×10 mol·L,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 mol·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7.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
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
+
--10
2
-2
-10
2
-2
+
-+
-+
-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C.B的平衡浓度为0. 8 mol·Lˉ1
D.D的体积分数为20%
1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1+ - -2
A.在0.1 mol·L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c(H2CO3)
-1-+ -
B.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c(OH)-c(H)= c(HCO3)+2c(H2CO3)
-1-1
C.向0.2 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NaOH溶液:
- --+
c(CO23)>c(HCO3)>c(OH)>c(H)
+-+-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c(Na)= c(CH3COO)=c(CH3COOH)>c(H)= c(OH)
17.已知某可逆反应mA(g)+ nB(g) pC(g) ⊿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T2P2 A、T1 D、T1>T2、P1 18.常温下,在pH为3的FeCl3溶液、pH为11的Na2CO3溶液和pH为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分别为:c1、c2、c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c1<c2<c3 B.c1=c2>c3 C.c1>c2>c3 D.无法判断 (C3H8)。 (1)已知11g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55kJ,清写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 已知:C3H8(g)== 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 CH3CH=CH2(g)== CH4(g)+HC≡CH(g) △H2=+32.4 kJ·mol1 -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 == CH3CH=CH2(g)+H2(g)的△H= kJ·mo1 -1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 (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25℃时 -11-20 Ksp[Mg(OH)2]=1.8×10,KsP[Cu(OH)2]=2.2×10)。 - (4)常温下,0.l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 c(CO32)(填“>”、“=”或“<”)。 -1-1 (5)在25℃下,将a 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成后溶液中 *--1 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a __________0.01 mol·L(填“>”、“=”或“<”)。 (6)25℃,101kPa时,14gC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 kJ的热,则CO的燃烧热为 ,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7)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 kJ、 1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C、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90kJ/mol可知,石墨没有金刚石稳定 D、在101kPa时,2g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 -285.8kJ/mol 20.(1)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pH=2,乙的pH=3。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 B.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十分之一 C.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 D.甲中的c(OH)为乙中c(OH)的10倍 -1-1 (2)25°C下,将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a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此时溶液显 +-中性,则溶液中c(Na)______ c(CH3COO)(填“>”“<”“=”),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 -1 电离平衡常数Ka= ___________mol·L。 21.(8分)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各小题: 已知:NaHSO4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 (1)常温下,pH=5的NaHSO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pH=9的NH3?H2O 中水的电离程度。(填 4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3.(13分)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瓶溶液,将四 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经略去): 请回答: (1)A、W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 、 (填化学式)。 (2)D溶液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4)等物质的浓度的C溶液与NH4Cl溶液相比较,c(NH4):前者 后者(填“<”、“>” 或“=”)。 (5)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 “>”、”=”或“<”)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与氨水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为 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一定量的NaHSO4溶液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则[Na?]?[NH4?] 2[SO42?](填“>”、“=”或“<”不同);用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 22.(11分)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举行,在全运会上使用的火炬的燃料是丙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