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肛肠外科混合痔病历
手术日期: 2006 年 6 月 6 日 手术步骤:
患者取右侧屈膝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满意后用络合碘棉球肛内消毒三次。术中可见肛缘1、3、7、11点各有一皮肤黏膜包块,7、11点包块大小约3.0cm×2.0cm×1.5cm;1、3点包块大小约2.0cm×2.0cm×1.5cm;11点包块表面局部轻度糜烂,有少量淡红色渗出物;指诊直肠黏膜光滑,余未见异常,退指无血染。用止血钳纵行钳夹7点混合痔基底部,v形切开外痔皮肤,剥离外痔至齿线上0.2厘米,纵行钳夹相应内痔基底部,10号丝线贯穿“8”字缝扎,痔体切除,同法处理11、3、1点混合痔,保持各痔体残端不在同一平面;检查肛门松紧度适宜,术区无活动性出血。肛内塞九华痔疮栓两枚,伤口置马应龙痔疮膏纱条,无菌纱块加压包扎伤口。手术顺利,麻醉满意,出血20ml左右,手术历时40分钟,于下午5时安返病房。
手术步骤:常规消毒,铺巾,待局麻生效后,以碘伏先行消毒直肠下端,待肛门括约肌松弛后,扩张肛门,先用止血钳牵起裂口下端旁开约0.5~1cm之皮肤,用剪刀在止血钳下方剪开皮肤,若有结缔组织外痔,应包括在切口内,将裂口从其下方组织分离。剪切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括约肌,只剪去裂口的边缘及底部的瘢痕组织,同时,保留正常的肛管皮肤。待剪至齿线附近时,应观察齿状线位置,使其不要超越齿状线。在此处,用7号或10号丝线,结扎切除之裂口的根部。结扎时应注意把同点的肥大乳头、肛窦炎及内痔同时结扎,并把结扎的组织多余部分剪去,只保留结扎残端。术中要注意有无皮下瘘管。术毕,最好作适度的扩肛,然后,查无活动性出血时,以痔疮栓或消炎痛栓纳肛中,油纱敷于切口处,塔形纱布加压包扎即可。
痔疮手术之外剥内扎法
步骤:①侧卧位,局麻后用组织钳夹住痔块部位皮肤,向外牵拉,暴露内痒。在痔块基底部两侧皮肤用小剪刀作“V”形切口,注射只剪开皮肤,不要剪破痔静脉丛。
②夹取皮肤,用包有纱布的手指钝性分离外痔静脉丛。沿外痔静脉丛和内括约肌之间向上分离,并将痔块两侧粘膜切开少许,充分显露痔块蒂部和内括约肌下缘。
③用弯曲管钳夹住痔块蒂部,在蒂上用7号粗丝线结扎一道,再贯穿缝合一道,防止结扎不牢出血,最后剪除痔块。若痔块较大,也可用2-0络制肠线连续缝合痔块蒂部。皮肤切口不必缝合,以利引流。
④用同法切除其他两个母痔。一般在切除的两个痔块之间,必须保留一条宽约1cm的正常粘膜和皮肤,以免发生肛门狭窄。创面敷以凡士林纱布。 混合痔行外痔剥离,内痔结扎
痔疮手术之痔环形切除术
痔环形切除术 适用于严格环形痔或内痔伴有直肠粘膜脱垂者。优点是一期将环形痔全部切除。缺点是手术创面较大,若术后感染将形成肛门狭窄,并发症较多,因此目前不常采用。
方法:腰麻或骶管麻醉后,截石位,扩张肛管,选一口径与扩张后肛管相适应的特制软木置入肛管内,用大头钉将痔块固定其上,在齿线附近做环形切口,尽量多留肛管皮肤以防将来粘膜脱出,细致分离所有曲张静脉团,并予以切除,边切边缝。注意切断直肠下端粘膜时,前、后侧的粘膜长度要一致,以防术后粘膜外翻。粘膜与皮肤用3-0铬制肠线间断缝合。如有出血,可在粘膜切缘处加缝数针。切口愈合后,应做直肠指诊,如有狭窄倾向,需定期扩肛,以防术后肛管狭窄。
痔环形切除术⑴插入软木塞,拉出环痔并用大头针固定于软木塞上;⑵在齿线上环形切开粘膜;⑶锐性分离痔核;⑷在痔上1cm处再用大头针将粘膜固定于软大塞上;⑸在上排大头针的下方0.5cm处边切边缝;⑹痔核切除后外观。
手术同意书及术后注意事项
这是我 用过的手术同意书及术后注意事项
肛肠科手术手术知情同意书
姓名 性别 年龄 地
址 电话
诊
断
手术名
称
麻醉方
法
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有可能出现下列意外情况和并发症:
1.麻醉意外:可能因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过敏、休克、心脏骤停等意外情况;
2.术中出血或术后迟发性出血;
3.因局部解剖的变异,术中可能伤及邻近组织或器官,造成相应的功能异常或障碍;
4.术后伤口感染或延期愈合;
5.由于局部解剖的个体特异性或认识不足等因素,术中可能根据情况调整手术方式,或手
术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再次手术; 6.术后需按“注意事项”治疗、护理;
7.其
它
。
为减少术中及术后不良后果的发生,本院医生一定精心细致地遵循诊疗规范做好每一步手
术操作,做好及时救治的准备。望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救治。
(患者)我已经认真阅读了以上内容,并经主管医师的认真细致地解释,本人已理解其中
的含义,经考虑决定接受手术。
患者签字: 亲属(及关系)签字
主任或主治医师签字: 主管医签字:
肛肠手术后注意事项
1. 为确保手术安全、成功,术后5—7天内,每天需来医院复诊,根据创
面大小和病情进行抗感染、清洗创面及后续辅助治疗;
2. 术后禁食刺激性食物,如酒类、辣椒、牛羊肉、鱼虾等,可进食清淡、
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绿色青菜,香蕉等以防止大便干结;
3. 必要时进流食,以控制排便;
4. 术后排便时,要顺其自然排下,时间不超过5分钟,严禁努便和久蹲,
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5. 术后短期内有轻微疼痛、坠胀感属正常现象,必要时可用止痛剂; 6. 避免久坐及重体力劳动,做提肛运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
愈合;
7. 术后后第二天开始用5—10%的温盐水或1/8000—1/5000的高锰酸钾溶
液坐浴,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
8. 术后排便时有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如出血较多属危急情况,必须马上
联系本院复诊或就近就医; 9. 一周后自行扩肛;
10. 如有其它不解之处或异常现象可随时联系本科医生。
患者取侧卧位,肛周皮肤及肛管以1/1000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后,铺无菌洞巾,肛周以0.25%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常规扩肛,双手食指,中指及肛周涂石蜡油,伸入右手食指以润滑肛门并轻轻按摩,使肛门松弛,然后背向伸入左手食指,边按摩边扩张,患者适应后,双手中指再伸入肛管内,两手食中指指背相对持续韧力扩张肛门,感觉皮下有肌束撕裂感,以肛门内可容纳4指为度。
钳夹外痔顶部向外轻轻牵拉暴露内痔,另取大弯钳夹持内痔基底部,两钳合并提起,用手术剪在外痔两侧皮肤做“V”形切口,在皮下静脉与括约肌肌层之间剥离至齿线上0.2 cm,以10号丝线自夹持内痔大弯钳下方行内痔根部缝扎,切除部分内痔组织,勿使缝线滑脱。 以同样方法剥离缝扎其他痔核,注意各缝扎点间保留皮桥和黏膜桥,创面活动性出血点以1号丝线结扎,渗血以钳夹止血。肛镜下于缝扎痔核的痔上动脉区黏膜下注射1∶1消痔灵(消痔灵原液1份,1%普鲁卡因1份)3~5 ml以预防出血,若其他部位有Ⅰ、Ⅱ期内痔可予以黏膜下注射1∶1消痔灵至痔核充盈,黏膜血管清晰可见。
肛周皮下注射长效麻醉药物,油纱填塞创面,无菌纱布,胶布加压固定。 《中国疾病治疗方案库》--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 治疗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肛周皮肤及肛管以1/1000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后,铺无菌洞巾,肛周以0.25%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常规扩肛,双手食指,中指及肛周涂石蜡油,伸入右手食指以润滑肛门并轻轻按摩,使肛门松弛,然后背向伸入左手食指,边按摩边扩张,患者适应后,双手中指再伸入肛管内,两手食中指指背相对持续韧力扩张肛门,感觉皮下有肌束撕裂感,以肛门内可容纳4指为度。 钳夹外痔顶部向外轻轻牵拉暴露内痔,另取大弯钳夹持内痔基底部,两钳合并提起,用手术剪在外痔两侧皮肤做“V”形切口,在皮下静脉与括约肌肌层之间剥离至齿线上0.2 cm,以10号丝线自夹持内痔大弯钳下方行内痔根部缝扎,切除部分内痔组织,勿使缝线滑脱。 以同样方法剥离缝扎其他痔核,注意各缝扎点间保留皮桥和黏膜桥,创面活动性出血点以1号丝线结扎,渗血以钳夹止血。肛镜下于缝扎痔核的痔上动脉区黏膜下注射1∶1消痔灵(消痔灵原液1份,1%普鲁卡因1份)3~5 ml以预防出血,若其他部位有Ⅰ、Ⅱ期内痔可予以黏膜下注射1∶1消痔灵至痔核充盈,黏膜血管清晰可见。 肛周皮下注射长效麻醉药物,油纱填塞创面,无菌纱布,胶布加压固定。 术前常规扩肛可减轻术后肛门疼痛,预防肛管狭窄,特别适用于环状混合痔,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基本操作不慎致痔核缝扎线不紧牢,甚至滑脱,乃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对于多个痔核,特别是环状混合痔,各痔核之间注意保留皮桥、黏膜桥,防止肛管狭窄,减轻术后肛门疼痛。 使用长效麻醉药物(0.25%布比卡因5 ml+2%亚甲兰0.5 ml)肛周皮下点状注射,可维持止痛10~15天,有效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利于切口愈合。术后保持大便通畅,并根据创面情况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湿润烧伤膏及祛腐生肌膏以促进创面愈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