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理财整理.doc
? 净营运资本NWC=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净资本性支出=期末固定资产净额-期初资产净额+折旧 息税前利润EBIT=收入-成本-折旧-其他费用+其他利润 边际税率:多装亿美元需要支付的税金 公司的价值V=B+S
? 会计的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 财务现金流量表:CF(A)≡ CF(B) + CF(S) 资产的现金流CF(A)=经营现金流OCF【=EBIT+折旧-税=净利润+折旧=销售收入-成本-所得税=(销售收入-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净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的取得减固定资产的处置)-净营运资金的增加
==企业流向债权人的现金流量CF(B)(利息加到期本金减长期债务融资=利息加去年长期负债减今年长期负债=利息加赎回债务)+企业流向股东的现金流量CF(S)
(股利加股票回购减权益融资)
? 会计的现金流量表和财务现金流量表有何不同: 1)概念不一样;2)等式不一样;
3)经营现金流的数额不同;4)经营现金流的计算方法不同。
会计现金流量将利息作为营运现金流量,而财务现金流量将利息作为财务现金流量。会计现金流量的逻辑是,利息在利润表的营运阶段出现,所以在计算净利润时利息被当做一项费用扣除了。比较这两种现金流量,财务现金流量更适合衡量公司业绩。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 公司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
重置投资: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投资,维持原有的生产能力。 净投资:扩大固定资产规模的投资。
代理问题:代理人(管理者)与委托人(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不一致。 代理成本:由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而引起的成本 直接的代理成本:管理人员的薪酬和在职消费 间接的代理成本:监督管理者而产生的成本 ? 利润最大化的缺陷:(1)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3) 没有考虑产出和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4) 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
? 公司理财研究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公司应该投资于什么样的长期资产项目(资本预算) 公司如何筹集所需的资金(资本结构)
公司应该如何管理短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营运资本)
1
? 单利法:只以本金作为计算利息的基数
复利法:以本金和累计利息之和作为计算利息的基数 ? 简单年利率(APR):按单利法转换的年利率
有效年利率(EAR)(按复利法转换的年利率)= 当m ? 年金是指稳定有规律、持续一段时间的现金流 ? 一次支付现值与终值 普通年金的现值 普通年金的终值 增长年金的现值 增长年金的终值 永久年金的现值
永久增长年金的现值 稳定增长股利模型
资金回收(已知现值求年金) 偿债基金(已知终值求年金) 年金系数
计算注意事项:一定要画现金流量图;“现在”是指项目的第一年年初;本年末即下年初;
通常每一时点代表当期期末。
当问题涉及FV和A的计算时,FV是年金中最后一个年金对应年份的等值。 当问题涉及PV和A的计算时,PV是年金中第一个年金前一年的等值。 先付年金(从第零期或现在开始支付),后付年金(从第一期开始支付,直接套公式),递延年金(从第n期 开始支付,则先套公式得第n-1期的现值,再得到第零期的现值)
? 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 。N股:在纽约上市的内地企业 L股:在伦敦上市 S股:在新加坡上市
蓝筹股: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称为“绩优股”。
红筹股: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
普通股股东的权利:剩余收益权、剩余求偿权、信息全、投票权、股票转让权、优先认股权
优先股:优先收益权(股利),优先清偿权 ? 股票的价值: 票面价值:1元/股
每股账面价值=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总股数 每股税后利润(EPS)=(EBIT-Int)/N Int为利息支出 每股股利(DPS)
? 债券:债券是由公司或者政府发行、承担某一确定金额债务的凭证,借款人承诺在标明的日期承担支付利息和本金。
零息债券or纯贴现债券: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前不能得到任何现金支付。 平息债券:每期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最后一期利息并偿还本金。 (平息债券的价格 = 息票年金的现值 + 到期支付本金的现值)
金边债券:既没有到期日,也从不停止支付票面利息,也叫永久债券。
2
? 债券的收益率:
票面利率:每年支付的利息除以债券面值。发行时就确定了票面利率。
当期收益率:债券每年的利息除以债券的当前价格。随债券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到期收益率YTM:使债券的价格等于其本金现值和利息现值之和的折现率。(债券的估价用到期收益率折现)
? 现金牛:如果公司没有新的投资机会,就没有必要进行净投资,每年只需要用提取的折旧进行重置投资,而将全部利润进行分配。这样的公司称为现金牛。 ? 股票的定价: 股利贴现模型DDM:
? 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公司支付了所有营运费用、进行了必需的固定资产与营运资金投资后可以向所有投资者分派的税后现金流量。
FCFF=息税前利润(EBIT)-税收+折旧-资本性支出(CAPX)-△净营运资金(△NWC)
3
? 资本预算的几种方法:
(1)净现值法NPV: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将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折现到项目期初的现
值累加值。
投资法则:接受净现值大于0的项目,拒绝净现值为负的项目。
优点:使用了现金流而不是会计利润;使用项目所有的现金流量;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折现。
一般公认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但这是基于公司不存在资金约束的前提。
(2)投资回收期法PB:从项目的投建之日起,用项目所得的净收益(净现金流量)
偿还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年限。 投资法则: PB越小越好 静态PB= 动态PB=
优点:简单实用,概念清晰;能回避投资回收期之后项目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 缺点:静态投资回收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忽略了项目投资回收期之后的经济性;需要一个基准的投资回收期。
(3)内部收益率法IRR: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
A.绝对判断标准问题:对投资型项目(现金流首期为负其余为正,从而只有一个IRR),当市场的贴现率低于算出的IRR时接受该项目;对筹资型项目(现金流首期为正其余为负,从而只有一个IRR),当市场贴现率高于算出的IRR时接受该项目;对混合型项目(首期之后部分为正部分为负,从而出现多重收益率),用NPV法or修正的内部收益率MIRR(通过合并现金流使现金流的正负号只改变一次)
B.相对判断标准问题:对(同为投资型的)互斥项目,选择NPV大的项目or计算增量NPV or 比较增量内部收益率与贴现率(把大预算的现金流量减去小预算的现金流量,使得第0期为现金流出,对新的表计算NPV和增量内部收益率,增量内部收益率为原来两个项目的曲线的交点,看图比较贴现率和增量内部收益率来选择项目,有两种情况)
(4)平均会计收益率AAR:指投资项目年平均税后利润与其平均投资额之间的比率。
投资法则:ARR大于或等于目标收益率,可行;ARR小于目标收益率,拒绝。
缺点:利用账面价值而不是现金流或市场价值;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判断所用基准收益率选取随意。
优点:会计信息容易获取;计算简单,容易理解。
(5)盈利指数PI:初始投资以后所有预期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与初始投资的比值,即单
位投资的现值。用公式表示为:PI=PV/I。
投资法则:PI大于等于1,接受项目; PI小于1,拒绝项目。
盈利指数越大并不意味着净现值越大,还取决于投资规模。因此,盈利指数相对判断标准(对互斥项目的选择)并不成立。 缺点:解决互斥项目存在问题。
优点:在投资存在资金约束时是有用的指标;简单易行;当项目是独立时可得出正确的决策结果。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