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峡江水利枢纽鱼道施工措施
梁、拱 悬臂构件 ≤8 >8 75 100 100 3.4混凝土浇筑
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模板、钢筋、预埋件制作 测量放样 模板、钢筋、预埋件运输 仓面、施工缝处理 配合比设计 履带机吊运入仓 模板、钢筋、预埋件安装 拌和楼拌制混凝土 仓面二次清理 水平运输 仓面验收(三检制) 转入卧罐 混凝土入仓浇筑 履带机吊运入仓 养护、拆模 砼缺陷处理
3.4.1混凝土材料
1.水泥:
所用水泥按发电厂房、开关站及各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除小尺寸板、梁、柱等构件外,其他部位混凝土均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水泥必须符合招标文件指定的GB175-1999、GB200-2003标准。
对每批送达的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物理化学复验结果(包括7d及28d的抗压试验结果)及时提交监理人。到货的水泥按不同品种、标号、出厂批号、袋装或散装等,分别贮放在专用的仓库或储罐中,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
2.骨料(砂):
根据发电厂房、开关站等建筑物特性、结构布筋情况、施工需要等要求,施工中将骨料按粒径分成下列几种级配:
二级配:分成5~20mm和20~40mm,最大粒径为40mm; 三级配:分成5~20mm、20~40mm和40~80mm,最大粒径为80mm;
3.掺和剂: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采用由试验确定并报送监理人批准的数据比例来掺和粉煤灰和其它外加剂。 3.4.2混凝土浇筑施工
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必须在其之前的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经监理工程师签证方可进行施工,混凝土由50t履带吊入仓,采用台阶法浇筑的方法进行,浇筑铺层厚度为40cm,混凝土层面应先铺一层2~3cm的高一
级标号砂浆,并确保30min以内被完全覆盖,混凝土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采用先平仓后振捣的工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采用高频振捣器振捣,振捣器布孔排列呈梅花型布置,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在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为止,避免欠振和过度振捣。振捣作业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执行,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钢筋及止水、预埋件,振捣器位置移动不超过有效半径的1.5倍,为保证混凝土上下层完整结合,第一坯混凝土以及两罐混凝土卸料后的接触处应加强振捣,振捣器需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浇捣过程中,作好振捣记录作为原始资料,并注意结合部位防止漏振,对模板边缘应严格控制下料距离,必要时采用人工锹料,人工配合捣实。在夏季施工或大仓面施工时可根据试验资料添加适量缓凝剂,延长凝固时间,确保上下层混凝土覆盖时不产生初凝现象。为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下料高度必须控制在1.0m以内,若超过1.0m采用符合要求的溜管(槽)缓降下料。
混凝土在夏季施工时拟将分层高度减薄至1.5~2.0m。尽量利用夜间施工,避开高温时段,同时在施工仓面布置喷雾装置,以降低仓面温度。混凝土施工时遇金结埋件亦应控制下料高度和距离,吊罐应严禁碰撞埋件,埋件、止水片处的混凝土应小心下料,仔细振捣并随时复核埋件尺寸,确保其位置准确。
2.施工缝处理
水平施工缝处理包括工作缝处理及冷缝处理,采用高压水、风、
砂枪冲毛处理,水压控制在25~50Mpa,局部达不到质量要求部位由人工凿毛辅助处理,清除缝面上所有浮浆,松散物料及污染体,以露出粗砂粒或小石为准,但不损伤内部骨料。冲毛时间及水压、风压参数由现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人认可或批准。
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2.5Mpa以前,禁止其表面的一切施工活动。
3.混凝土养护
洒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18h内开始进行,在炎热、干燥气候情况下应提前洒水,高温季节,为加速混凝土表面散热,设置自流水管形成“水套”法养护。连续养护时间设计要求,一般在14天以上,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延长养护时间至少28天以上。养护期内应经常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对于新浇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能抵抗水的破坏之后,覆盖草包(麻袋)材料养护,养护水管及设备应布设到各施工区,并保证水管畅通。 3.4.3止水和伸缩缝工程施工
1.止水工程量
鱼道工程在伸缩缝和永久结构缝之间均设有止水结构,其主要工程量见表8-7-6。
止 水 工 程 量 表
表8-7-6 名称 规格 工程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