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峡江水利枢纽鱼道施工措施
3.2钢筋工程施工
钢筋接头以气压焊为主,搭接电弧焊和帮条焊为辅进行焊接。 3.2.1钢筋施工程序
钢筋放样→钢筋加工→运输→现场绑扎安装成型。 3.2.2钢筋材质
钢筋混凝土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确保符合施工详图规定,并经过钢筋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3.2.3钢筋配料
根据钢筋施工详图以及分层分块要求,绘制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3.2.4钢筋加工
钢筋调直:采用GJ4-4/14(TQ4-14)钢筋调直机调直。 钢筋切断:采用GJ5-40钢筋切断机进行。 钢筋弯曲:采用GJ8-40、208kw钢筋弯曲机加工。
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损坏的、有裂纹的或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钢筋确保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调直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Ⅱ、Ⅲ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2)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没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低于施工图纸的要求。
钢筋加工的尺寸必须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8-7-1和表8-7-2的数值。
圆钢筋制成箍筋,其末端弯钩长度 表8-7-1
受力钢筋直径(mm) 箍筋直径(mm) <28 5~10 12 75 90 28~40 90 105 加工后钢筋的允许偏差 表8-7-2 序号 1 偏差 2 3 4 箍筋各部分长度的偏差 钢筋弯起点位置的偏差 钢筋转角的偏差 ±5 ±20 3 偏差名称 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的±10 允许偏差(mm) 钢筋的弯钩弯折加工必须符合DL/T5144-2001中有关条文的规定。
3.2.5钢筋现场安装
钢筋作业必须遵照有关规范、设计要求的规定进行。现场测量放样,核对成品钢筋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的尺寸均确保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其安装的偏差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架立采用适当的钢筋直径和间距焊接而成,绑扎采用22#钢丝。
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混凝土垫块或水泥砂浆块,混凝土垫块或水泥砂浆块的强度与结构混凝土相同,并埋设铁丝与钢筋扎紧;垫层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在两排钢筋之间;用短钢筋支撑以保证相对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架设完毕并经检查符合设计详图后,才能浇捣混凝土。
3.3模板工程施工
根据鱼道的体形特征以及标书承诺的工程达标投产的目标要求,对混凝土外观质量从严控制,混凝土结构模板根据其结构形体要求,采用3×3m钢模板等大模板为主,小块定型钢模板为辅,局部采用木模拼装,以确保混凝土施工时不漏浆。 3.3.1.模板制作
模板制作在专业的制作车间进行,定型钢模板计划委托专业的模板生产厂家制作,木模板在现场布置木工厂,由专业木工完成制作。
模板的制作偏差严格按照设计和现行规范DL/T5110-2000、GB50204-2002控制。 3.3.2.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测量放样单。重要部位多布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设置临时固定平台,以防倾覆,模板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应逐层校正上下层偏差,模板下端不得有“错台”现象,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其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 3.3.3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根据模板的荷载情况进行分类,对非承重的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拆除;墩、墙和柱部位在混凝土强度达到3.5Mpa以上拆模;对承重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表8-3-11的规定后才能拆除。
拆模作业时,按施工程序仔细小心进行,并应用专用工具。特种模板在监理热批准后拆除。
对拆除后损坏不能使用或不再使用的模板应及时运离施工现场,并堆存在指定的地方,以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交通通畅。
底 模 拆 模 标 准
表8-7-3 结构类型 板 结构跨度 ≤2 >2,≤8 >8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50 75 1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