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理工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执行划
形成新的优势和特色;力争5个及以上专业进入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行列,10个及以上专业进入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行列;10个及以上专业在全国本科专业排名等级中达到A级,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20个及以上专业在全国本科专业排名等级中达到B级,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
7.2 建设步骤
2012年,遴选出10个特色专业重点加强建设与指导,力争经过4年左右的建设,实现进入全国专业排名前10位的目标或在全国本科专业排名等级中达到A级,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2012年至2015年,分批遴选出50个专业进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不断形成新的优势和特色,力争5个及以上专业进入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行列,10个及以上专业进入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行列,20个及以上专业在全国本科专业排名等级中达到B级,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
7.3 保障措施
1.确立相应管理制度,分别予以立项资助建设并加强管理。 2.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并要求所在学院切实加强督促与管理,及时关注建设进度并形成相应进展报告。
3.学校每学期进行中期检查,每年度进行目标考核,建设期满后进行总体目标考核,以务求取得实效。
7.4 年度执行计划 具体见下表7。
8.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8.1 建设目标与任务
学校计划投入1000万元,以加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五门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重点,支持200门主干课程建设,实现建成20门以上国家精品开放课程、50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投入150万元支持10部、50部教材分别列入国家、省级规划教材。
8.2 建设步骤
每年投入50万元,加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五门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每年投入200万元,分别资助50门主干课程建设;另外投入150万元支持10部、50部教材分别列入国家、省级规划教材。
8.3 保障措施
1.确立相应管理制度,分别予以立项资助建设并加强管理。 2.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并要求所在学院切实加强督促与管理,及时关注建设进度并形成相应进展报告。
3.学校每学期进行中期检查,每年度进行目标考核,建设期满后进行总体目标考核,以务求取得实效。
8.4 年度执行计划 具体见下表8。
9.本科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9.1 工程建设概况
为了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探索新形势下本科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学校投入500万元用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期间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圆形多功能厅的装修和灯光音响等设备的配备;小礼堂设备的维修、更换与配备;学生就业、创业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学生歌咏比赛和创意啦啦舞大赛的组织开展;组织开展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元旦游园、周末文化广场、三大晚会等文化活动。每年培育和建设20项学生工作优秀品牌,用2-4年时间,获得省级以上学生工作优秀品牌项以上。
9.2 建设举措
为了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切实加强督促与管理,及时关注建设进度并形成相应进展报告。根据学校的安排,积极主动宣传各项文化活动的目的、意义,积极引导,广泛动员,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关心文化活动、人人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氛围,并精心组织好各项文化活动,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做好学生工作优秀品牌培育申报与评选活动,学校每年按以下流程实施:
(1)材料申报。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学生工作优秀品牌申报工作,各学院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进行申报。
(2)评审立项。6月份对所有申报项目网上展示,经申报方PPT答辩、专家评审、网上公示,最终确定20个立项项目。
(3)组织实施。项目立项后,各学院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认真组
织实施,并做好相关资料的分类归档。
(4)中期考核。12月份,各学院报送反映品牌培育项目开展情况的相关材料,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的开展、完成情况、取得效果进行中期考核。
(5)总结评审。次年5月份,对各学院品牌培育项目的开展情况、实施效果评审打分,评选出我校学生工作优秀品牌。
(6)完善提升。各学院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品牌项目进行研究论证和实践检验,不断改进和优化,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形成学生工作的长效机制。
9.3 项目进度计划
2012年学校投入13万元用于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圆形多功能厅的装修,19万元用于家具、灯光音响等设备的购置。2013年学校投入50万元用于大学生活动中心小礼堂设备的维修、更换与配备。2013至2015年分别投入40万元用于学生就业、创业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300万元用于学生歌咏比赛与创意啦啦舞大赛的开展;投入30万元组织开展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元旦游园、周末文化广场、三大晚会等文化活动。
10.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10.1建设目标与任务
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为载体,着重培育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学校投入500万元(含省厅投入)用于开展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等,推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改革,获国家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