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水电毕业论文 - 图文
图4-1 溢洪道底板冲毁现状
图4-2 溢洪道底板冲毁现状
经复核,原溢洪道边墙高度及安全稳定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整治设计:拆除溢洪道K0+020~K0+106段底板及跌水,采用C20砼现浇0.3m厚底板及跌水。
32
4.5.2水力计算
1. 消能计算
溢洪道已设计了多个跌水,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消能复核采用《水力计算手册》(武汉水力水电学院力学教研室编)中的公式:
0.27l?4.30DP (4-3) d跌落水舌长度:
0.22h?DP水舌后水深: P (4-4) 0.425h?0.54DPc收缩水深: (4-5) \0.27h?1.66DPc跌后水深: (4-6) \lj?(1.9hc?hc)水跃长度:
\s?h?th池深: (4-7)
池长: 式中 :
ls?la?0.8lj (4-8)
q2D?gP3 ,
q—为单宽流量, P—跌水墙高度。
经过计算,现状跌水长度及深度满足消能防冲要求。 2. 泄流能力计算
溢洪道控制段为宽顶堰,净宽为8.62m,堰顶高程为544.76m。泄流能力复核计算详见第2.3.7小节。摘录成果如下表4-9。
33
表4-9 溢洪道堰上水位~下泄流量关系表(整治后)
水位(m) 544.76 544.96 545.16 545.36 545.56 545.76 545.96 546.16
1.40
3.96
7.28
11.21 15.66 20.59 25.94
流量(m3/s) 0.00 水位(m)
546.36 546.56 546.76 546.96 547.16 547.36 547.56 547.76
流量(m3/s) 31.69 37.82 44.29 51.10 58.22 65.65 73.37 81.37
通过对绵江水库进行调洪演算,整治后,可知水库校核洪水位(P=0.5%)为547.46m,相应溢洪道下泄流量为86.02m3/s;设计洪水位(P=5%)为546.71m,相应溢洪道下泄流量为56.04m3/s。
3. 溢洪道水面线计算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本工程溢洪道边墙顶部高程由校核洪水(P=0.5%)时下泄流量1.43m3/s控制,安全超高值取0.3m,通过水面线计算,进而复核边墙高度。
(1)控制段水面线计算
本工程溢洪道控制段桩号0+005m~0+008m,宽顶堰出口净宽8.62m。控制段进口水位与校核洪水位547.46m平齐,宽顶堰进口水深2.7m,出口水深为临界水深hk校核。
临界水深
hk?3?q2g (4-9)
q?Qb;
式中: α=1,
q——单宽流量,m2/s; b——底宽,m
经计算,hk校核=2.149m。 (2)泄槽水面线计算
本工程溢洪道泄槽段桩号0+08~0+130m,断面为矩形,净宽为8.62m,渠底为比降为i=0.18。水面线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用分段求和法计算各段水面线,其
34
计算公式为:
?L=?Es/(i-J) (4-10) 式中:△L——分段长度;
△Es——断面单位能量差;
J——平均水力比降;
J?v2/C2?R; v——断面平均流速(m/s);
R——断面平均水力半径(m);
C?11/nR6 n—糙率,取0.017;
掺气水深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公式(A.3.2)公式估算:?vhb=(1+100)h 式中:h——不计入掺气的计算断面的水深,m;
hb——计入掺气后的水深,m;
?——不计入掺气的计算断面上的平均流速,m/s; ζ——修正系数,取1.1s/m。 溢洪道水面线计算成果见表4-10。
35
(4-11)
4-12)
4-13)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