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六语句的扩展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讲义
答案 (示例)那雨丝,轻轻柔柔,随风飘散,无处不在,无隙不入。花瓣湿漉漉的,眉底含情眼含笑;柳枝披上了一层薄纱,体态更加婀娜;小鸟在雨雾中呢喃,它在寻找什么?那小姑娘虽然撑着伞,可那雨点儿早就亲在她的发上、脸上了。
解答续写补充型扩展有三个关键点: (1)读懂原句或原语段的意思,理清其结构。
(2)看清需要填充的内容的位置。位置不同,发挥想象的方向、话题拓展的方向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对开头结尾的填充,一般重在对话题的因果进行填充;在语段中间,重在对话题发展的过程进行拓展,如借助事例、对比手法等。
(3)发挥想象,合理拓展。这种题型在形式上介于仿写与扩展之间,要综合考虑与上下句的衔接、句式一致等问题。 四、诗词素描型
5.请根据温庭筠《梦江南》中的诗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设想并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用第三人称;②想象合理,突出细节;③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帆越驶越近。她又一次踮脚眺望,拼命挥手,可船只依然没有停靠,而是越驶越远,慢慢又变成了几点白帆。就这样,她一直在岸边痴痴地等,傻傻地望,从朝阳等到夕阳,从大船望到小舟。斜晖无语,江水悠悠,她多么希望丈夫就在那只船上啊。
诗词素描型扩展就是给出古典诗词或名句,对之进行情景式扩展或赏析式扩展。答这种题型应注意:
(1)读懂题干,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中的各项要求。
(2)读透诗歌,全面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认真领悟诗歌的意蕴之美。 (3)把握诗句,结合诗歌的内容主旨,正确地理解诗句本身,找准诗句的扩展中心。 (4)想象整合,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谨慎地选词造句,对答案进行整合完善。
1.根据下面的儿歌《雪花》,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想象,有意境;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千朵花万朵花/开在天空下/飘飘飘洒洒洒/飞向大地妈妈/温暖着地下的/许多嫩嫩春芽/为孩子带来了/无数冬的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7
答案 (示例)寒冬腊月,寒风凛冽,雪花飞舞。我抬头望见千朵万朵雪花在空中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雪花们飞奔向大地,原来是投入母亲的怀抱。我放眼看去,地面覆盖了一条又大又厚的白棉被,温暖着地下无数的树苗和花芽。我仿佛听见树苗和花芽在窸窸窣窣地生长,渴望把这个冬天的故事,告诉春天里的孩子。
2.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阳光暖暖的,矮墙边奶奶正拉着孙子学步。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衣,像一只小熊,扶着墙走得摇摇摆摆,不停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眸子中满是天真与执着。老奶奶始终弯腰护着孩子,脸上漾着凝视的微笑。墙头的一枝梅花似乎被这场景吸引,偷偷探出身来,娇嫩的花朵缀在枝头,星星点点,散发出阵阵清香。
3.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文字,其中必须包含“晨光”“露珠”“消散”“遗憾”这四个词语,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表达某种哲思,不超过1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在晨光的爱抚下,寒霜在荷叶的托盘里成了一滴滴露珠。用手去抚荷叶,露珠在其中可爱地蹦来跳去;当你想去捕捉它时,它却顽皮地在你手中变成了一小摊水,不一会儿,就消散于空气中了。心里会有一丝丝的遗憾么?不必,因为这样的美丽明天还会再现。 4.请续写下面的句子,使句意完整,并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各不少于50字。 (1)表达积极的意思
人生要不断地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消极的意思
人生要不断地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人生要不断地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推开一扇门,才会有更加沁人心脾的花香,最美的花永远开在未知的胜地;推开一扇门,才会有更加巍峨的高峰,最高的成就永远在攀登的高处;推开一扇门,才会有更加澄澈的空气,最好的养分永远在新领域的土壤。推开一扇门,收获的是成长。
(2)(人生要不断地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你可能以为这是最坏的了,你以为已经再没有什么能够打击到你了,你以为这扇门推开后就会是光明了。然而你的人生,总是在你推门前一刻的希冀与下一刻面对黑暗深渊的绝望之间,给你开一个巨大的玩笑。上帝给了你那么多门,却没有给你选择未知的权利。
5.根据下面这幅名为“乡情”的国画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①能够凸显人物形
6 / 7
象,②想象合理,③主题突出,④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名男子正手脚并用地划着一艘乌篷船。他笑盈盈地看着坐在船头的母子俩。那小男孩戴着虎头帽,挂着银项圈,由年轻的母亲抱着,正向前方招手。母亲也笑眯眯地,身边放着一些行李。或许他们这是在回娘家的路上,眼见着就要到了,大家都很开心。 6.李商隐的一联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请根据诗意,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这联诗的意境。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连日阴霾,天上结着一层厚厚的云,如一片巨大的铁幕压人心头,又如心中浓浓的愁思挥之不去。如此,想必寒霜也会下来得晚吧,才留下了这一池残荷供人欣赏。秋风萧瑟,曾经碧绿满目的水面只剩下一枝枝残荷枯黄黯然神伤地耷拉着,不正似寂寞憔悴的我么?一阵阵秋雨袭来,时而“沙沙”,时而“吧嗒”,敲打着人的耳膜,思绪就在这或轻或重的天籁中如水墨弥漫,直至天外。
7.请用散文的笔法演绎“夕阳穿树补花红”这个诗句的意境,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 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冬天的落日显得愈发沉静了,像一位农闲的老者,散发着安详的容光。屋子前方的一排银杏树褪尽了黄叶,露出疏朗的枝枝杈杈来,精神矍铄,似乎在谛听大地深处的春之声。夕阳渐渐沉下去,而余晖却越来越红,待其挂上枝丫间时,仿佛银杏树上开出了一朵圆润灿烂的大红花。
7 /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