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高中政治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年级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导学提纲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一框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一、练一练: A B D C A 质疑探究:
问题1:王某之父、王某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王某之母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问题2: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回标巩固: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课后悟学: 问题1:
小王是国有企业职工——按劳分配
小张是私营企业职工——按生产(劳动)要素分配 小李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按生产(资本)要素分配 小刘自己经营个体杂货店——按生产要素分配
小赵下岗后承包了村里的15亩土地,搞蔬菜种植——按劳分配 问题2:
(1)小张认为他和小王收入方式一样是错误的,虽都是工资收入,但小王是国企职工,所得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小张是私企职工,所得工资属于按生产(劳动)要素分配。
(2)①小刘认为和小赵都是个体经济是错误的。小刘的杂货店属于个体经济,而小赵承包土地经营属于集体经济。
②小刘认为小王在国企上班是旱涝保收,是错误的。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问题3:
关键要分辨其所有制性质。
(1)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范畴。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联产计酬,是公有制下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而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由于是非劳动收入,因而不属于按劳分配。
(2)在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凭借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取得的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此外,存款利息、国债利息、炒股收入、商保获利、房租等非劳动收入,均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1 A 6 D 2 C 7 D 3 D 8 B 4 C 9 B 5 D 10 A 2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