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蓝皮书
欧莱雅集团发布的2008年财报显示,其集团净利润为19.48亿欧元,较2007年下降26.6%;年销售收入为175.4亿欧元,较其2007年增长幅度也明显放缓。这主要也还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高端的化妆品消费减缓,相对低端的产品销售反而有所增加。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消费萎缩,欧莱雅集团着力打起了延伸低端品牌的策略,在中国市场将加大对小护士、卡尼尔等大众品牌的投资力度。
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可以谋求扩大销售区域,渠道下沉到地级市甚至是农村的乡镇,可以不断的挖掘潜力市场。事实上,在国家的政策面上,开发拓展农村市场以刺激内需,正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挑战。目前中国有3万5千多个乡镇,毫无疑问,中国农村市场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不仅给乡村带回了经济收入,而且也带回了新的消费习惯、观念及品牌意识,其对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未来需求量的提升作用不可小觑。
我们注意到,随着出口业的萧条,沿海地区零售业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如广东省2008年化妆品类零售额下降5.5%。然而相比而言,内地市场的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却在加快,如湖北省一季度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24.2%;安微省1-2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34.8%;四川省一季度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9.6%。其显示出,华中和西部地区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另外,央视市场研究机构CTR发布的年度广告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化妆品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以16%的广告投放份额位居各行业之首。从全年品牌广告投放排行来看,化妆品成为2008年的亮点:玉兰油投放额稳居广告花费TOP10品牌首位,总额约70亿元(按广告报价计算);欧莱雅则保持了89%的最高增幅。
以上数据显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转型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国化妆品行业所受实质冲击较小,整个行业仍然保持良性的发展态势。对于未来的竞争发展方向,县及县级以下的农村市场将有可能成为市场新宠,庞大市场潜力的释放,将会成为改变未来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