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内部控制现状

国内内部控制现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13:30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与成果

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完善进步的。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规范企业运营制度做好企业组织架构规划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个人之间的监督与制衡是十分急需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

一、国外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国外采用的内部控制框架主要是: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加拿大COCO内部控制准则、英国公司治理准则,这三种。所以下文主要针对这三个国家的内部控制现状做综述,以代表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1)美国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1985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经理人协会(FEI)、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联合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旨在探讨财务报告中舞弊的原因及解决之道。

1987年,根据COSO的建议,其创办机构成立COSO委员会,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反舞弊问题。

1992年,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受到国际内部控制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被世界许多企业所采用 也被各国内控标准制定机构所借鉴或采用。

2001年安然事件财务丑闻后,美国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SOX)法案。要求公众公司的管理层评估和报告公司最近年度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004年,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布了2号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SEC与PCAOB均明确提出COSO内部控制框架可以作为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参考性标准,表明COSO框架已正式成为美国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标准。

2013年5月,COSO正式发布新的内部控制框架,以适应因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经历了巨大变化,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有四个基本内容:1.内容摘要2.框架内容和附录3.评估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解释性工具4.外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新框架的内容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细化了内部框架的结构内容2.扩大了报告目标的范畴3.强调管理层判断的使用4.强化公司治理的理念5.增加了反舞弊与反腐败的内容6.充分考虑了不同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内部控制

2013年COSO董事会认为按自然年度进行会计核算的公司在2013年度仍可使用1992年的版本,但必须在不迟于2014自然年度之前过渡至使用新框架。

(2)英国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英国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

英国的内部控制主要看公司治理结构,上世纪90年代英国倾注大量精力研究公司治理的战略,这一时段是英国内部控制发展的高峰期。在众多研究报告中有三篇最为著名: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以及的1999年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作为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指南)是英国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标志性报告。

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主要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卡德伯利报告是英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雏形,它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明确要求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这一制度至今仍存在在公司里。

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在卡德伯利报告的基础上鼓励董事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以保护资产安全,加强财务管理、评估企业风险、遵守法律法规、从而使舞弊风险最小。提出“董事应至少每年对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一次复核,并向股东报告他们的复核情况。复核应涵盖所有的控制,包括:财务控制、业务控制、遵循性控制及风险管理”,“未设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公司应经常考虑,是否有必要建立这种制度”。

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就如何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它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董事会应在谨慎、仔细地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正确判断,使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

从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到1999年的特恩布尔指南,英国对内部控制框架的研究逐步趋于系统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内部控制有效性所占的比重在下降。

(3)加拿大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加拿大COCO框架

1992年,继美国出台COSO框架后,被西方各国作为经典。西方其他各国的职业会计师团体一直紧跟其后,想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内部控制准则。1992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成立了控制基准委员会(The Canada criteria of control board)即COCO,该委员会成立意图在于颁发加拿大内部控制系统设计,评估,报告的标准。

1995年10月,COCO借鉴美国的COSO颁发了内部控制的框架性文件_《控制指南》(Guidance on control).之后,COCO又颁发了《评估控制指南》(Guidance of assessing control)等文件,这些文件成为COCO内部控制框架中详细的操作规范指南,让这个框架变得具体化。

COCO内部控制框架有以下4个特点:1.扩展了内部控制的概念。COCO将“内部控制”延伸为“控制”,淡化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界限。2.基于公司治理和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观。将内部控制与公司管理逐渐靠拢,在内容和措辞方面更多的使用管理术语,便于企业管理人员理解并使用。3.要素加具体标准的内部控制框架,COCO内部控制框架中认为,企业中控制均包含:目标、承诺、能力、监控和学习四个最基本的因素。此外COCO还设计了20条具体的内部控制标准,为内部控制实务使用COCO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具体的指引。4.全面评估、兼顾未来的内部控制评估方法。COCO的《评估指南》中表述了形成一份内部控制报告的十个步骤。从中可以看出COCO的内部控制框架不仅仅是对过去事务的评价总结,更多的是对未来的预测与控制防范,比如战略审查,项目批准,应对突发事件,审查未来收益与机遇风险的关系,评估持续成功的风险与机遇。5.重视发挥人的作用。COCO框架注重内部控制参与者的效应,其4个基本要素莫不与人有关系,内部控制的好坏,取决于实施内部控制人员对COCO内部控制框架的理解层次 以及个人的能力,学会在调整中完成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企业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拿大上市公司中使用的内部控制框架有3个: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加拿大COCO内部控制准则、英国公司治理准则。大多数加拿大上市公司采用美国COCO内部控制框架,少数采用英国公司治理准则,仅有十家左右采用本国的COCO内部控制框架。虽然COCO准则简洁易懂,且配套指南详尽,但是COCO内部控制框架实践指导性不强,且没有强制内部审

计的制度安排,所以采用的公司少之又少,有衰退的趋势,加拿大COCO委员会前任主席Michael Gunns如是说。

二、国内内部控制研究成果及现状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或是实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相比,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诸如美国COSO那样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无法为各行业提供规范系统的引导。我国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统一的、权威性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无法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系统性内部控制理论,导致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权威的内部控制定义,企业界、司法界、会计界等不同行业与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一,因此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内部控制的提法不统一。财政部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只是定义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并未对其含义进行详细说明。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我国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与认知还处在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或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尚未站到管理的角度。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不重视,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因此内部控制基础较英美加拿大薄弱。

(2)现有的内部控制目标未能体现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内部控制目标单一,社会责任考虑不足。

我国一直将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内务,内部控制的准则具体操作主要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高层管理者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大的利益,他们会单一地从企业自身利益需求出发,追求单方面利益最大化。对所制定的准则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对各种财务法规的贴合性考虑较少。企业的发展对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进步,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的正规化,从而让社会形成有法必依有规必循的良好风气。 (3)我国对内部控制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管。

内部控制是公司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监督尤为重要。监督从内部和外部2方面进行。内部监督通常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担任,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使它的工作有失公正,不能真正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外部监督主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而2015年6月30日中国注册会计师人数才首次突破十万。外部监督资源明显稀缺,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也做不到全面。m

参考文献:

1.《英国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透视与思考》 【文章日期】

2007-11-19 【作 者】李爱华/张鹏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_4161(2008)03_0138_03

2.《国外内部控制环境发展历程综述》【作者】魏琳丽

3.《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作者】高霞 赵妍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198(2009)24 0202 01)

4.《COSO报告及其对我们的借鉴意义》教育财会研究【作者】孙广平 5.《浅谈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财务与会计【作者】赵玲珍

搜索更多关于: 国内内部控制现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与成果 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完善进步的。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规范企业运营制度做好企业组织架构规划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个人之间的监督与制衡是十分急需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 一、国外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国外采用的内部控制框架主要是:美国COSO内部控制框架、加拿大COCO内部控制准则、英国公司治理准则,这三种。所以下文主要针对这三个国家的内部控制现状做综述,以代表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1)美国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1985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经理人协会(FEI)、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管理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