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名校试卷合集)2019届九年级初三物理期中考试卷15份word文档合集
甲 乙
18.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V,电压表的读数是________A.
19.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色
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使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20.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
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________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1.把15 ?、30 ?两只电阻串联接在一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之比是______;如果把它们并
联起来通,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
22.如图所示是A、B两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
从图中可看出A燃料的热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燃料的热值。在标准大气压下,若一定质量的B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4.9×10
6
J,其中有60%的热量被质量为10 kg、初始温度为38 ℃的水吸收,c水=4.2×10 J/
3
(kg·℃),则水的温度将升高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
23.请从热学角度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4题3分,第25题6分,共9分 24.在图甲○中填上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电路符号,使R1和R2串联。
25.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后连接电路。要求:①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L的亮度;②当滑片
向右移动时,灯L变暗;③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电灯的电流和电压。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7分,第26题12分,共27分。
26.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而形成的。
(2)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 ______。
27.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总共至少需要_________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
(填“相同”、“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
L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2两端电压?__ __,理由是________ ____。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
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 UAB/V 2.4 UBC/V 1.4 UAC/V 3.8 28.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
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填序号);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丝阻值的变化情况。老
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_____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3)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