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836 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星辰代写 3月28日

1836 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星辰代写 3月28日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1:59:14

许多学校还是承担升学的压力,也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客观性,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主,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有关。为了保证升学考试的公正和客观,中国的考试以笔试为主。而笔试主要测试的是知识的掌握情况,没能测试出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分数、重学历、重文凭。中国的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与传统模式相比,在培养目标上强调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是没能摆脱知识本位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企业和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存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学校的教师在授课时也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的能力较弱。

二、旅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较低

中国的旅游企业还没有形成主动与高职旅游院校合作的意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当今有许多旅游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没有向长远考虑,没有用长期发展及战略性眼

光看问题。由于中国的高职旅游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加之旅游院校的实践教学的场地、设备较简陋,使得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旅游技能性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在到旅游企业实习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上岗,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符合岗位人员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人力、物力上对合作院校的学生有所投入,会耗费掉企业的一部分成本,因此很多企业认为参与职业教育会增加企业的财物负担。加之旅游行业的门槛较低,旅游企业会在人才市场上选择一些学历不高但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到旅游企业工作。旅游企业还不能从知识及人力资本的高度出发,把校企合作看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高职旅游院校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重复、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师实践技能不强、实习期间管理不规范、校企合作方式单一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旅游院校还要坐等旅游企业与其合作,不积极联络旅游企业,不改进办学理念,使得旅游企业很难有兴趣参与到高职旅游院校的教学及实习中去。

三、合作周期较短

由于中国高职旅游院校的校企合作中是以旅游院校为主,旅游企业在短期获得的利益少。加之中国在教育法、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学历职业认证等方面还不

13

够健全,使旅游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只是短期的合作,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良性的循环,导致旅游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意愿不强。即使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签订合同,也是5到7个月的实习期,并不能保证旅游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就能留在该企业,旅游企业很有可能浪费了培训成本。而且中国的许多地方旅游淡旺季现象非常明显,许多旅游企业会选择在旺季缺少员工的情况下收纳一些高职旅游院校的学生来解决缺少员工的状况。但是在淡季时就很难接受旅游院校的学生来培训或者顶岗实习。①

四、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效果不佳

中国的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以实习合作为主。在实习期间由于学校对学生疏于管理,导致许多高职旅游院校学生在旅游企业的实习效果不佳。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只是学习实践技能,并没有在掌握相应技能后进行理论思考,对于学校要求的实习日志也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完成建构式学习。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与企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力度不够、方法欠佳。在实习期间,有些旅游院校会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检查学生实习工作,但是检查时间很短而且检查力度也不够。在实习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旅游企业的财产安全等许多方面都需要学校教师与旅游企业共同管理,并签订协议,以免在出现问题时,双方互相推卸责任。学校在学生实习后也没有对学生的实习日志检查考评,没有在实习结束后进行相应的理论引导。造成学校即使与旅游企业进行了合作,也没有达到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效结合的效果。目前,旅游企业为旅游院校实习学生提供的岗位较为单一,很少实行轮岗制。②对旅游企业来说,单岗制可以节省旅游企业对学生的培训时间与培训成本。旅游企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实习学生上岗工作。但是对旅游院校的学生来说,单岗制不能让其对旅游企业有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整体把握旅游企业各部门之间是如何沟通与协作的。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能在实习期间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也无法得知自己到底适合在旅游企业哪些岗位发展。③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本课题组认为,广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是从发展的轨迹来看,广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紧跟国家发展职业教育

①②

庄大昌.聂钠.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思考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10(2) . 杨雁.中外旅游高等教育差异比较[J].旅游学刊,2009(12). ③

徐红罡,张朝枝.中外旅游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

14

的政策和方向,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大致相符,先后经历了推荐就业、见习观摩、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到校企双方参与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这样一个由疏到亲、从浅到深的演变过程。

二是从合作双方的关系来看,存在“校热企冷”现象。广东职业院校均已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清楚单靠学校自身培养不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很愿意借助企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很多时候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企业积极性不高。

三是从合作的程度来看,松散型的多,紧密型的少,一体型的更少。广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虽然“百舸争流”,亮点突出,不少模式在全国具有借鉴意义,但多限于个案运作,尚未形成机制和制度。主要表现在合作的程度参差不齐,自发的多、整体规划的少,个体联系的多、统筹推进的少,远没能达到校企双方共同规划、发展职业教育的深度。

四是地区的分布来看,校企合作成熟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越是经济发达、产业发达的地区,校企合作开展得越好、越成熟。广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大多数出自珠三角地区,珠三角校企合作的理念与实践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但粤东西北地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开展较为困难,层次较低。

第四章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粤东地区职业学校旅游管理校

企办学为例

第一节 缺乏相关保障,校企办学的人才培养流于形式

相关资料显示,在粤东地区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有很多学校只是走走过场,或者是把校企合作办学当做噱头,给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和家长毕业就可以工作的希望,来扩大生源。最终的结果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流于形式主义。没有真实的仿真培训实践基地,也没有真实的实践工作环境。在粤东地区产生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我国校企合作的实施缺乏法律的保障

从发达国家发展校企合作教育的经验来看,完善的法律是企业参与教育的重要保障。典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而我国在这方面缺乏有力的法律作保障。

15

从目前的法律来看,只在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中简略规定了“企业、事业

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然而这只是企业合作最为基础的层面,至于像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等更高层次的合作,②《职业教育法》或其他法律都没有规定。很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把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如英国政府提出“一切高等教育均应采取同产业、商业协作的措施”。这些国策的提出对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在内的产学研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我国的政策法规缺乏相关的明确规定。我国的校企合作办学是建立在学院领导和企业领导的关系基础上的,没有法律约束,人为因素多,随意性较大,因此工作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我国,企业办的训练学校不属于教育系统管理,而普通职业学校(中专、技校等)属于教育系统,企业不承担任何的教育责任与任务,也不负有任何的法律责任。在过去的计划经济的生产模式下,企业因服从行政命令接受学校学生的实训任务。但双方不签合同,投有法律的依据,没有明确企业在训练中的目标、任务、性质及所应提供的条件等。企业的实习只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作用。③到了现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大多企业控制权转向私人,私人经济的自主权保护了企业的利益,企业更不愿意冒风险与学校签订用人合同,一些旅游企业只愿意招收有经验的员工从而节省培训的成本,而不愿意承担培训学生的负担,我国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来规定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与义务。

二、缺少资金的保障

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粤东地区很多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资金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但是这笔支出的金额非常有限,也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所提升,这就导致教育经费短缺,有些职业学校有意愿践行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在旅游景点和酒店增设相关的实习岗位,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所以很多计划都停止不前。

在粤东地区,大部分的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资金来源是应用“半工半读”的方式,也有一部分学校采取“谁办学,谁投资”方式和方法。

综上看来,不论是哪种方式的采用,教育资金来源的设计对象仅仅是学校和学生,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一大主体—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投入资金并且享受着

①②

丁晓娜.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色[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9). 徐红罡,张朝枝.中外旅游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旅游学刊,2004 ③

孙文平.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点分析[J].职教论坛,2009(12).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许多学校还是承担升学的压力,也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客观性,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主,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有关。为了保证升学考试的公正和客观,中国的考试以笔试为主。而笔试主要测试的是知识的掌握情况,没能测试出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分数、重学历、重文凭。中国的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与传统模式相比,在培养目标上强调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是没能摆脱知识本位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企业和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存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学校的教师在授课时也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的能力较弱。 二、旅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较低 中国的旅游企业还没有形成主动与高职旅游院校合作的意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当今有许多旅游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没有向长远考虑,没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