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2)生物的进化.doc
课时作业(二十二)第22讲 生物的进化
时间/ 30分钟
■基础?巩固
1.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文屮对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列关于 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吋代的局限性,达尔文没有解释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 B.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屮强调,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 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一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B. 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不会进化 D.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I'可的生殖隔离
3. 脊椎动物对糖和氨基酸的反应分别需要独特的味觉受体分子,R?味觉受体可“发现”甜味, 而
结构与其相近的R味觉受体则可“发现”氨基酸味道。在进化过程中,蜂鸟的祖先失去了 编码R2的基因,只有编码E的基因,但蜂鸟还会被花蜜所吸引。下列有关蜂鸟味觉的说法,不 合理的是 ()
A. 味觉受体分子位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部分 B. 特殊味觉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Ri味觉受体可能出现了感知甜味的结构变化 D. 花蜜诱导编码乩的基因突变为编码&的基因 4. 山油茶籽可以用来榨取茶油,其花蜜屮含有生物碱和茶皂素,屮蜂、意蜂取食花蜜会死亡,. 而攻击力强的土栖蜂可以山油茶花蜜为食,并为其传粉。研究人员将土栖蜂与中蜂杂交获得 M蜂。M蜂繁殖多代后再与土栖蜂朵交以恢复其野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土栖蜂利于保持山油茶基因多样性 B. 山油茶与土栖蜂Z间存在共同进化 C. 土栖蜂与中蜂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 可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增加产量
5. 在超市中无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欢迎,这些无公害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药、杀 虫剂和化肥等。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 A.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B.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数量增加 C.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 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6. [2017 ?江西玉山第?中学5月模拟]在阿拉斯加地区,棕熊生活在森林里,北极熊生活在 雪原和浮冰上,它们适合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但在动物园两者可交配 并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棕熊和北极熊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棕熊与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基因无法交流 C. 北极熊和棕熊都是长期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北极熊出现白色皮毛是雪原和浮冰环境诱导发生突变的结果 ■能力提升
7. [2017 ?沈阳模拟]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 B.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推知,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C.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 [2017讲封二模]某生物的基因@)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 研究
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下说法不符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 基因a的产生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B. 不同的坏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
C. 不同地区基因突变的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D. 不同地区的群体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
9. 如图K22-1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中 某
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A物种甲 0
物种乙 O物种丙
B. 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图 K22-1
C. 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 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10. [2017 ?河北武邑中学模拟]科学家在研究某种鸟的进化时发现,在繁殖季节有的雄鸟能 够吸引多只雌鸟来到它的领地筑巢,有的雄鸟却“魅力不足”,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很少。经 观察,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与雄鸟尾羽的长短有关。观察结果如图 K2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雄鸟尾的处理
图 K22-2
A. 该种群屮控制尾羽长短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鸟种群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 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
D. 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
11. [2017 ?广东湛江二模]假设甲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蚩相等,乙果蝇 种群
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现将两种果蝇混合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混合一前甲、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相同 B. 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a基因型频率不同
C. 若两种群随机交配,则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25%
D. 若甲、乙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随机交趾,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50%
12. [2017?济南二模]若选取基因型为/U,性别比例为1 : 1的某种昆虫组成一个种群。下 列叙
述正确的是()
八.当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八不利时,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B. 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
C. 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A和a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D. 该种群随机交配一次会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13. 如图K22-3所示,地球上的哺乳动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同种类在形态上却有着很 大的差异,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进化规律是生物朝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向发展。
拨土的
D
图 K22-3
(2) 试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E的形成:
(3)物种C的某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 aa占20%, 5年后,该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 aa占 20%,
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____ ,解释原因: ■综合拓展
14. 某种野生型细菌,自然条件下产生了 I型(含[/基因)、II型(含I?基因)、IH型(含I;基因) 三种新类型,现将等量四个品系的细菌混合,置于恒定密闭条件下培养,间隔相同吋I'可,六次 测得个体数量(单位:个/10 2 mn?)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次 数 类型 1 2 3 4 5 6
野牛型 95 150 100 210 I型 80 120 II型 110 160 III型 320 320 300 250 655 950 1085 1100 35 110 98 60 73 210 215 150 (1) 野生型细菌能产生新类型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 。多种新类型细菌的出现,表明了生
物变异具有 ________ 的特性。
(2) 根据表屮数据能否得出“在自然条件下菌群屮U基因频率会上升”的结论? _________ ,原 因: ①②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