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9讲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培优学案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册培优学案
化线变曲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含量1 O 6 f 二 意
考点4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题型一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及过程
1. [2017 ?山东聊城期末]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 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
A. 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下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B. 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C. 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D.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答案 A
解析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
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A错误,D正确;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B正确;萃取法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
能充分浸泡在
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它的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 有机溶剂中,C正确。
2?下列关于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可用蒸馏、压榨和萃取的方法提取 B. 两者都有过滤这一环节,目的都是除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 C.
果蜡、果胶等,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
( )
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CaCO水溶液浸泡
D. 提取过程中均需加入 NQSQ,但该药品在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过程中所起作用相同
17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册培优学案
答案 B
解析 橘皮易焦糊,适于用压榨法提取,不能用蒸馏法提取,A错误;提取玫瑰精油时, 过滤是为了除去固体 NQSQ,提取橘皮精油时有两次过滤,目的都是去除杂质,获得橘皮精 油,B正确;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等,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低,为了提高 出油率,需用石灰水溶液浸泡, C错误;分离得到的玫瑰精油中加入无水
NQSQ是为了去除
其中的水分,提取橘皮精油时,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 0.25%的NaHCO和5%勺NQSQ是为了使 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
D错误。
技法提升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三种方法比较
(1)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热稳定性高、易溶于有机 溶剂的芳香油。 (2) 压榨法:适用于柑橘芳香油、 柠檬芳香油等原料易焦糊、 含油量高的芳香油的提取。 (3) 萃取法: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不溶于水。 题型二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
3 ?作为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哪一项不符合实验要求 A.
C.对人无毒 答案 B
解析 胡萝卜素不溶于水, 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
( )
能充分溶解色素 B.与水混溶 D.易与产品分离
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此外,还需要考虑 萃取率、对人的毒性、是否易燃、有机溶剂是否能从产品中完全除去、 等问题。
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不可放在普通烧杯中 B. 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水的混合液 C. 有时萃取样品的颜色比标准样品的颜色浅
D. 如果萃取样品中出现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 答案 B
解析 等滤纸上的点样液自然挥发后,把滤纸卷成圆筒状,置于装有
1 cm深的石油醚
在用纸层析法鉴定所提取的色素时,
会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 )
的密封的玻璃瓶中,A正确,B错误;若提取的胡萝卜素比较少,则萃取样品的颜色比标准 样品的颜色浅,C正确;如果萃取样品中出现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说明提取胡萝卜 素较多且较纯,实验成功, D正确。
板块三方向?真题体验
1. [2017 ?全国卷n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 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 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
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
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
18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册培优学案
⑵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
(3) 如果在实验后,发现 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 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
(4) 变化,
脂肪转变为 ____________ 。
答案(1)菌种 发酵时间 (2)好氧菌
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其中,蛋白质转变为 _____________,
(3) 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 氨基酸和肽 脂肪酸和甘油
解析(1)由“甲、乙两菌种”和“ 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 种和发酵时间。 (2) 由“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可知,该发酵菌是好氧菌。
(3) 因“ 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说明发酵的最 佳时间可能超过 32h,故可继续延长发酵时间,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确定最好的发 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此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 发酵菌种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 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能催化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 [2017 ?全国卷川]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
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
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T粉碎T加溶剂T振荡T 收集提取液T活性炭处理T过滤去除活性炭T蒸馏 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提取物质 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高温烘干”“晾干”或 “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
(含回收溶剂)T重结晶T成品。回答下列
(2) 提取物质 W寸,振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
(4) 现有丙酮(沸点56 C)、乙醇(沸点约78 C)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 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W寸,应选用丙
(5) 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晾干 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 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
(2) 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3) 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4) 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
W分解较少
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
W的提取效果
19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册培优学案
(5)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解析(1)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
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
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 进而降低对物质 W的提取效果,因此,原料应选用晾干 的植物甲。
(2) 提取物质 W时,振荡的作用是使粉碎的颗粒与有机溶剂充分混匀,从而使物质 分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
(3) 绿色植物甲中含有色素,色素也能溶于有机溶剂,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去 除提取液中的色素,以增加成品的纯度。
(4) 与乙醇相比,丙酮的沸点较低,而物质 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
(5) 在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控制处理的 时间等。 3. [2016 ?全国卷H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 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 母菌细胞的 _______ 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 _________ 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 这一反应可用于 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 ____________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 母菌的增殖速度 _________ 。
W受热易分解,故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
W充
(2) 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 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____________ 条件下才能完成。
(3) 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 “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
(4) 醋酸杆菌属于 _______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_________ (填“含有”或“不含有”) 线粒体。
答案(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钾线粒体快 ⑵有氧 ⑶低于 ⑷原不含有
解析(1)图中过程①和②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 质;乙醇可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
所以在有氧条件下酵
第一阶段的温度 ________ (填
段,发生在线粒体中;与无氧呼吸相比, 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多, 母菌的繁殖速度较快。
(2) 醋酸杆菌是好氧菌,所以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