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萧江四小创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自查自评报告
萧江四小创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 自查自评报告
一、学校基本概况
萧江四小创办于1943年,原校舍在后林庙。学校几经风雨沧桑,多次易名,于2000年改名为平阳县萧江镇第四小学。她位于萧江镇后林工业园区,地处104国道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平阳县的南大门。2002年9月,县教育局对我校辖区校网进行调整,撤并了高黎完小,新的萧江四小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9660m2,建筑面积6789m2,绿化面积4408 m2。学校有齐全且符合标准的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办公楼、传达室、食堂,还有标准化的200m环形田径场。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773人,在编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25人,大专学历16人,中师学历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3人,小学初级教师11人,未定级教师7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着眼未来”的办学目标,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特长育人才”的育人目标,以“文明、勤学、诚信、创新”为校训,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扬乐教,奉献、创业的精神,激励全体学生乐学、有为、进步,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始终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把教学放在中心的位置,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丰富的情感激励人。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骨干培训、教科研推动、绩效工资奖励驱动的运作方式,不断提高、丰富和发展教师。目前,学校拥有一支由市骨干班主任、县教坛新秀(新苗)、县学科骨干教师、优质课获得者组成的师资队伍。学校继续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决心真正把学校办成“教师发展的沃土”。
学校始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活动之中。结合平阳县中小学“四大节”、“六
1
一”国际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它不但增强了节日的气氛,还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享受成功的快乐,也让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学会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平台,决心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乐园”。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学生家长的关心与支持下,全校师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常规管理科学有效,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各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声誉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温州市绿色学校、温州市卫生先进单位、温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达标学校、温州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平阳县德育规范达标学校、平阳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优秀学校、平阳县中老年教师继续教育先进集体、平阳县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阳县绩效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平阳县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平阳县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先进单位等25项荣誉。
二、主要创建工作
为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更好地适应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的通知》【浙教办(2011)63号】和《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办法>的通知》【温教办计(2013)91号】精神,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省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
1、加强领导,宣传发动
成立以正、副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标准化学校创建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总务处。领导小组负责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省、市、县有关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的文件精神,重点对照《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文件,认真学习《温州市“省、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指南》,解读具体指标。同时,负责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就创建省义
2
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发动,营造人人参加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的氛围。
2、专人负责,落到实处
为确保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落实专人对照《温州市“省、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指南》,负责自查自评、台账收集整理等相关准备工作。具体分工如下:胡亚文负责学校编制设置、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指标;杨智潮负责学校规模及班额人数、教师专业培训、教育技能培训、多媒体配置、计算机配备、校园网络系统、信息管理与应用等指标;雷海伟负责校舍用房的组成、生均用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建筑面积、选址及校舍主要建设标准和要求、校舍总体建设规划要求、普通教室建筑层数标准、学校建筑主要建设标准、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主要建设标准、学校产权、培训经费等指标;陈茂高负责图书配备、教学仪器配备等指标;陈春鸟负责校园环境配套设施、集中绿地面积、体育活动场地等指标;袁德厚负责医疗保健卫生、食堂和小卖部卫生、饮用水卫生、校园安全、校园周边安全、安保设置、门卫设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物防建设等指标。陈钦泛负责整体创建工作,撰写申请报告、自查自评报告,向县、市、省教育行政部门申请验收。
3、循序渐进,开展创建
创建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我校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1)学习省、市、县有关标准化学校创建的文件,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的目的、意义。
(2)对照创建评估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初步统计数据,明确不足之处,上报县教育局。
(3)结合实际,制定创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3年8月):
(1)完善教师编制,根据师资配备比例及学科岗位设置上报配齐师资。 (2)督促新建综合教学楼进度,建设标准化的阅览室、语音室、电脑室、电脑辅助室、实验室、仪器标本室、劳技室、劳技教具室、科技活动
3
室、美术室、美术教具室、音乐室、乐器室、阶梯教室。
(3)按省标准化学校创建规定标准配齐、配全各教室、专用教室、功能教室的设备设施。
(4)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 (5)完善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案要求配置体育设施设备。
(6)完善各种生活设施,使学校食堂、厕所达到卫生、文明、安全的要求。
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1)总结在创建标准化学校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学校的精神内涵,使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学风,进而形成一种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2)对照《温州市“省、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指南》,参照《温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台账目录》,认真全面开展实事求是的自查自评工作,向县教育局、市教育局申请验收。
(3)根据初步反馈意见,查漏补缺,再次向县教育局、市教育局申请验收。最后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验收。 三、指标达成情况
我校认真对照《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和《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表》的指标,根据学校实际,经自查自评,具体指标达成情况如下:
(一)学校规模及班额人数
指标要求:完全小学宜设6班、12班、18班、24班、36班,每班不超过45人。
指标达成情况:我校规定规模为18个教学班,现办学规模18个班,在校学生总数773人,最高班额不超过45人。 自评结果:达标 (二)校舍用房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指标要求:设置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